赤壁之战 设计理念: 创造自主探究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研究性学习的境界,在不断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寻找新的方法,自学自悟,自得其乐。 学习目标: 1、学会按提示缩写课文的有关段落。 2、通过质疑、读书、分析、讨论,懂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3、从课文出发,拓展阅读,掀起“三国演义热”。 探究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诱导参与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问:“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2、交流:你对《三国演义》知多少? (三国的名称、三国的主要人物、三国所处的位置等等) 3、(边演示课件边叙述)在一千七八百多年前,魏国的曹操打败了蜀国的刘 备,企图一鼓作气消灭东吴,一统天下。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 合起来,于是在赤壁爆发了一场有名的“赤壁之战”。(板书课题) 二、抓住关键,确立探究专题 1、师引导:“火攻是个好办法,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办法。”围绕 这个关键句你想提出几个问题? 在学生围绕这个关键句质疑、求疑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澄清总是问题情境后确定2个研究专题: 专题1:火攻为什么是好办法?(定计) 专题2:火攻计划是怎么实施的?(用计) 三、组织引导,自主探究 1、选择一个研究专题,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反复自读课文,尝试自解。 2、在探究小组中,与自己的合作伙伴交流:你学懂了什么? 你又有什么新 发现、新疑问,做好记号,准备随机交流。 四、班内交流,互启互解 专题1:火攻为什么是好办法?(定计) 以下是两个研究专题的交流镜头: 生:曹军八十万,我军才三万,敌强我弱,不能硬拼。 生:曹操用铁索把船连起来了,不易疏散。所以火攻是个好办法。 生:曹操也有雄才大略,为什么要把船连起来? 生:曹操的兵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江,非坐船不可。 生:黄盖毕竟是员老将,他已经对敌我的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才定下火攻一 计的,太妙了! …… 缩写训练: A、学习课后问题2的例句,掌握缩写的要求和方法。 B、熟读第3自然段,讨论这一段主要事件是什么? C、尝试缩写 D、评议:意思是否准确,文字是否简洁。 专题2:火攻计划是怎样实施的?(用计) 生:黄盖先写了一封诈降信。听说周瑜又用了苦肉计,使曹操深信不疑。 师点拨: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略 生:曹操是行事小心的人,但这时为什么喜欢得不得了? 生:曹操虽然是行事小心的人,但对拥有80万兵马的他来说免不了有一种轻 敌的心理。他想:周瑜投降应该是错不了的。(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曹操 的语言反复读,体会曹操得意洋洋的心情。) 师点拨:黄盖真的来投降吗?你从哪里读懂? 生:为了使火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东吴选择了一个东南风很急的日子进 攻。 师质疑:为什么要选个东南风很急的日子进攻? 生:(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讲解):曹军在北岸,东吴兵在南岸,选择东南风 很急的日子,正好可以趁风行船,火烧曹船。 生:风急浪大,曹军不容易看清。 生:火被大风一吹,会越烧越旺。 生:大火被风一吹,窜上岸去,使岸上的兵营也烧起来。 生:东吴军打得快,结束也快,真可谓“速战速决”。这是火攻计划得以成 功的又一关键。 师点拨:哪些语句写出船快?你能读好这些话吗? 生读略 五、指路点化,总结升华 师点拨:你级分析一下这场战争取胜的因素吗? (生交流略) 六、拓展延伸,掀起“热点” 师:本文出现的人物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生(略) 师:如果你还想对其中的人物、情节了解得更透彻,课后请大家去阅读《三 国演义》并交流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