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具准备 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徐悲鸿《奔马图》图片,引导讨论: 图上的马给你什么感受? 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你了解徐悲鸿吗? 2、板题、解题 理解“励志”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出示,开火车领读。 师生讨论提醒注意: 鸿 躬 (后鼻音) 励 (边音) 怒 (鼻音) 租 (平舌音) 指名读、齐读 3、多音字 看重 重新 冲着 4、指导长句朗读 出示、讨论停顿:徐悲鸿 | 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 | 以优异的成绩 | 通过了结业考试。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初步感知内容,理清段落 1、自读课文,思考: (1)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2)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 2、练习分段 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划分段落:第一段(1 —— 3自然段)第二段(4—— 6)自然段 第三段 (7—— 8自然段) 四、质疑,适时师生讨论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讨论注意点 2、教师指导: (1)“倦、绩、鞠”笔画较多,要注意匀称,左窄右宽 (2)“倦”右下不要多横 (3)“改”左边第三笔是“ ”,不要写成“ ” 3、教师范写“疲、倦、改、躬”,学生描红、临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皮 且
二、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字 再接再(厉 励) 礼貌(代 待)人 (奋 愤)发努力 日夜奔(池 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具准备 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复习段落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2)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①齐读句子 ②“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③指名读外国学生说的话。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学习条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国学生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画家;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成材。由此可见外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 ④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看出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 ⑤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⑥学习第3自然段 外国学生的话多们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预期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7)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第一段段意。(徐悲鸿立志成材,要为中国争气) 2、精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奋发”什么意思(振作精神,情绪高涨,刻苦学习)?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 2)比较句子: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道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 比较句子,读感受(第二句后面加上一个打比方的内容,形象地写出了徐悲鸿立下崇高的志向后,情绪高涨,力量无穷,不知疲倦地刻苦努力学画) 3)指导朗读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的读,可以先用两种预期读上下两句话,让学生评讲。 过度: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5、6自然段 1)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全班交流,朗读体会: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说明他画得投入,很认真) 有感情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徐悲鸿如此刻苦,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出示)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 自读课文后填空 指名说说括号里的词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徐悲鸿为了学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正像一匹骏马“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有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4)理清第二段的构段方式,概括段意。 ①齐读第二段。 ②思考第4自然段与第5、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小结第二段的构段方法是先概括后具体叙述(先总后分) ④教给学生运用总起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让学生概括第二段段意。 3、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3)“震惊”什么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儿看出外国学生的态度改变了? 指导朗读 (4)小结第三段段意(徐悲鸿以友谊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三、总结全文 1、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四、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1919年出年,一天、从此、三年过去了) 2、轻声自读课文,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情节。 3、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4、指名当众复述 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组词 坡( ) 组( ) 引( ) 奴( ) 疲( ) 租( ) 躬( ) 怒( ) 二、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负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识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3、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冲着 被激怒(立志) 每逢……就…… 潜心 努力 一间 一根 两片 震惊 鞠躬 优异 轰动(结果)
补充: 徐悲鸿: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其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油画擅长于任务、风景,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尤善画马,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