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行》教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8:4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 智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 3、 技能目标: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寒冷的深秋到来时,在山林中能欣赏到怎样的画面呢?请看:(画面以行书诗文为前景,以山水国画为背景,配上民族音乐,渲染出诗歌特有的古典意境,在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教师随机导入新课) 二、感受情境,发现问题,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古诗,结合图片,思考:诗文大致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想从这首诗中读懂什么? 2、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出示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理解词义句意,充分发挥想象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 *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尝试学习,“扶放”结合 1、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一行,想想,主要写的什么?读后指名回答。 2、“远上”、“斜”、“寒山”这几个词告诉了我们山的什么特点?(先查字典)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第一句简单画下来。(师展示画得正确的作品)你能在他们的画上找出“远上”、“斜”、“寒山”吗? 4、指导串讲句意:出示训练: 望去,一条 小路 地在 上延伸。 (板书:远上寒山) 5、总结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第一行诗文的步骤是什么?指名回答,师小结: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6、大家看看图,山上有什么景物?指名回答。(板书:白云生处) 8、小结:诗人站在山脚,远远望到山林是什么样子?指名回答,板书:远望山高。 8、你想想,深秋的山林中还会有些什么呢?激发想象,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9、大家想象真丰富,让我们一齐在读中品味这山林的美景吧!学生诵读。 10、看到这样的美景,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做呢?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小组讨论理解三四行。分小组汇报结果。根据汇报板书(停车、霜叶),(近景壮美) 11、反复诵读全诗 12、学生串讲全诗含义。 二、 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这首古诗词句精辟,让人回味,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这些次能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 2、 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板书:热爱大自然) 三、 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四、 布置作业 1、我自己的语言,描绘秋天的美景 2、搜集2首借景抒情的古诗 3、思考:根据本课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三首古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