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倔强的小红军|马背上的小红军(第二课时) |
作者:重庆万县…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6:5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二、三两段。 2.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3.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描写人物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2.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目标,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六课《倔强的小红军》,请齐读课题。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二、三两段,抓住描写人物的重点词句边读边想,体会人物思想品质,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读边用笔画出描写陈赓和小红军的句子,看能否用学过的词语概括陈赓和小红军的特征? (2)请男生齐读描写陈赓的句子,思考:哪些词语能说明陈赓精疲力尽?请在下面加点。 请女生齐读描写小红军的句子,思考:哪些词语能说明小红军饱受饥寒?请在下面加点。 (3)从两个掉队的红军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过草地怎样? 课文中有描写吗?请齐读。 (二)学习4—10自然段。 就是在这种情况十分艰难、环境十分恶劣的长征途中,精疲力尽的陈赓想让马给饱受饥寒的小红军骑,可小红军却说服陈赓先行了,表现了小红军倔强的性格。 1.请默读课文4~10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划出突出小红军倔强的语句来。 2.指名读划出的句子,其余同学边读边思考:小红军说服陈赓讲了哪些理由? 3.小鬼的话理由充足,小鬼的动作、表情也不能不令人信服。 (1)请看小黑板。 a.请齐读这段描写,注意带点的词。 b. “盯”是什么意思? c.请看幻灯,想一想,小鬼“盯”出了什么? d.他“微微一笑”就是图上的表情,他可能在想什么? e.“满不在乎”是什么意思? f.他真是“满不在乎”吗? g.他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来呢? 把“摆出”换成“露出”好吗? 你们瞧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摆出”一词突出了小鬼的倔强。我们抓住了这些重点词边读边想,就体会到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h.怎么读小鬼的倔强的语气呢? (2)请大家自由读下面描写小鬼的三段话,抓住描写小鬼动作、表情的重点词边读边想,准备上台来表演,把自己的体会表演给大家看。 a.指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小红军不肯骑一段路那段。 质疑:你为什么把腰一挺做出准备赛跑的姿势。 表演者回答。 b.指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小红军不愿同陈赓一块走那段。 质疑:你为什么眼睛望着来的方向? 表演者回答。 c.指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小红军不要青梨的那段。 质疑:你为什么把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 表演者回答。 (3)"一笑"、"一挺"、"一拉"这三个"一"有什么作用? 4.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读到这里,你认为小红军有什么品质? 你们瞧,读书时边读边想多么管用呀! (三)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四组对话,其余同学边听边读边思考:这段写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课文的第三段,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 (一)陈赓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读—— 那些孩子有什么特点? (二)想到这里,陈赓突然喊了一声:读—— 1."骗"是什么意思? 2."骗"本来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陈赓为什么说"我受骗了"?请联系上下文想想。 (三)陈赓的心里此刻多么着急啊!读—— (四)陈赓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梆梆的装的什么东西呢?读—— (五)陈赓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请联系上文理解。 (六)就在他全明白了的时候,小鬼却停止了呼吸,陈赓真是悲悔交加。读—— 1.为什么陈赓不叫他小鬼而叫他小兄弟呢? (1)小鬼的牺牲,对陈赓来说,就像失去了自己的亲兄弟一样悲痛。从哪个动作看出? (2)小鬼年龄虽小,精神却崇高,这使陈赓对小鬼的精神感到敬佩。 (3)陈赓因自己疏忽,投有及早救小红军而深感悔恨,从哪里能看出来? 2.是的,一声小兄弟,表达了陈赓的悲痛、敬佩、悔恨之情,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个自然段。 3.这表现了陈赓同志什么晶质? (七)这段写什么? 四、总结全文。 1.课文学完了,请回忆各段写什么。 2.把各段的段意连接起来,怎么念? 哪些句子可以去掉?又怎么念?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怎么抓住的? 这种方法我们叫它段意连接法。 3.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小红军有什么品质?我们还体会到陈赓有什么晶质? 五、作业。 1.仿写一人物外貌。 2.感情朗读课文。 [教案述评] 重庆万县市教科所 傅开国 王小毅老师是原四川省、现重庆市教坛新秀。他曾获四川省第一届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倔强的小红军》是他1997年4月为四川省小学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献谋酶教案。 强化学法指导是该课教学的突出特点。救者根据本文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反映小红军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陈赓同志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的特点,采用了"讲读前揭示学法→讲读中渗透运用学法→讲读后强化学法,"的方式实施学法指导。而在讲读中又注重从扶到放,抓住描写人物的重点词句边读边想,体会人物思想品质。教学中着力指导的另一重要学习方法是前后联系。例如教者让学生抓住"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和"不知为什么,陈赓骑在马上,心情总是平静不下来"两个地方,质疑后分别引导到对上文或下文的读书中解决问题。还有,在理解"他立刻拨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路奔跑起来",一句时,又把此时陈赓动作的迅速与前文的"疲惫"、"只好爬上马背"等处联系起来,教学效果很好。 落实语盲训练是本课教学的另一特点。一是落实朗读训练的时间足,读的形式多,且力求训练读出味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二是抓住关键词句或比较用语,或改变句式,或分析推断,或让学生用内化的语言按一定句式表达教材某点内容。三是注重对重点训练项目一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