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黄继光》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6:33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感悟文章,进行语言的积累。
  4. 学习运用合作探究的读书方法,研读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这部分,感受黄继光的伟大形象,并通过朗读训练加以体会。
  5. 认识黄继光牺牲的伟大意义,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上甘岭战役的资料;投影片。
  学生:课前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以及上甘岭战役的有关资料,查找黄继光的生平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及课文人物。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语文课本上曾经学过了很多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最佩服哪位英雄人物?”让学生列举一些英雄的人物和他们英雄的事迹;然后让学生归纳这些英雄人物的相同点;最后老师给予肯定:黄继光也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个,他们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都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以及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你对黄继光有哪些了解?对上甘岭战役又有哪些了解呢?请你谈谈。学生自己介绍。
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中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大语文观的体现。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小时候给地主当长工,受尽了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1950年黄继光加入民兵,第二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
  向学生介绍黄继光的家庭和他小时候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助于学生理解。正因为黄继光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才可能在战斗中火力点久攻不下的关键时刻,主动请战,然后顽强战斗、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壮烈行动。
  介绍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鲜的美军向上甘岭阵地发起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坚决的回击,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反复争夺,我军收复了已失的阵地,于11月25日胜利地结束了战斗。这次战役历时43天,歼灭敌人二万五千余人。黄继光就是这次战役中涌现的特级英雄。
 
  二、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一边读一边想。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要拍这部电影,你的头脑里有哪些场面,请你把这几个场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你这样安排的根据。
  学生谈自己要拍的场景,意在让学生弄清文章的顺序。顺序学生可能会说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教师先给予肯定,然后归纳: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的或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写的,这就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本文就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结合刚才的练习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
  1.请大家读课文,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遇到的问题、讨论问题。
  3. 你对课文的那些地方最感动?从文章中找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或段落,体会体会,并试着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四、作业:
  1. 写课后生字
  2. 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黄继光是一位什么样的战士,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段落或句子。
  生读有关段落和句子。
  同学们,这些句子你为什么感受最深,从中能理解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
  二、组织研读,体验发现
  1. 提出研读要求。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还有哪些地方体现黄激光的伟大精神;(2)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3)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2. 小组研读。
  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三、反馈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研读收获,师引导点拨,指导学生有感情读文。
  1.有学生说从黄继光在完成任务时处境艰难,可看出他是那样的顽强。
  教师可让学生抓住“匍匐→爬→站起→举起→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等词语,理出英雄的行动线索,使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清楚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英雄多么顽强,多么勇敢。
  教师可点拨;如果你是他身后的一位志愿军战士,你现在是不是要说点什么?你还可以把你心里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来。
  2.有学生可能从省略号和数字中可看出黄继光的顽强意志。“20米、10米”的距离是很短的,但对身负重伤的黄继光来说,每移动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一点一点地接近了敌人的火力点。师抓住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有学生会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部分来理解英雄的壮举。规定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必须扫清战友冲上高地的障碍。他感到战友们在期待着他,他想到的是祖国人民的重托。因此,他这时明知会牺牲,还偏偏这样做。指导看图,升华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出示的句子,读出黄继光不怕牺牲、敢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蛇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组织讨论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学生回答。
 
  4.补充材料,深情读文:
  黄继光的事迹是十分感人的,他的壮烈牺牲的场面让人难忘。老师从课外书上还了解到:就在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黄继光那结实、坚强的身躯仍然扑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住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在中心火力点的前面,留下一条深深的10米长的血印。看到这一切,连长流出了热泪,所有人都流出了热泪,指导员抱起黄继光,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黄继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四、拓展延伸
  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烈士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话要说。请你把要说的话,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   学生交流汇报。
  五、布置作业:(选做)
  1. 课后请大家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2.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 写一篇读后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