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观潮》第一课时 |
作者:韩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6:1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教材分析 《观潮》任教版小学第七册22课。这是一片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自立行家按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片培养学生预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的好文章。 二、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是东风东路小学四年二班的学生2、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运用网络查询收集资料帮助学习。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知识面较广,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借助网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于学习水平的确定 编号知识点学习目标水平 认知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2学习本科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几方面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写作方法。3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接受反映 ★★★ 能力1培养学生与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观潮》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知识点学习水平描述词语 知识理解大自然的伟大,要热爱保护 能力理解利用网络增强自学理解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感接受、反应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3、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来时的情景,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秒潮水的语句,熟练成诵部分语句。教学难点:四、教学策略复习归知创设情景、感受景的雄伟壮观——自主探究网络查询(网络考察)——制作导游图、解说词写、协作商议——利用网络汇报交流探究实质——归纳总结 五、媒体的运用 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使用时间媒体的作用媒体使用方法 知识理解网络潮的气氛10分创设情景提供观察资源浏览、观察 能力应用网络潮的样子特点等15分提供观察资源制作简报浏览、制作 情感接受、反应课件潮的壮观2分提供资源、情感渲染演示 板书22观潮潮来前——雄伟壮观潮来时——如临其境(钱塘江大潮)有声有色 天下奇观潮来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