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胸有成竹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5:1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前人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的精神,懂得细心观察的重要作用。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与可观察竹子时专注、认真的态度和迫切、欣喜的心情。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最后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对表达文与可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精神的作用。 2.懂得文中描写文与可心情的句子是他留下来观察竹子的决心的体现,进一步表现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的精神。 3.理解描述文与可观察竹子动作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以前学过很多成语,还记得学了哪些成语吗? 2、这些成语常常出自一个一个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出示板书:3、胸有成竹 这个成语故事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呢? 二、预习课文 1、读生字;2、划词语;3、标序号;4、读课文。 2、交流: ①共有几节:手势(6) ②提出一个你理解的词和一个不理解的词让大家帮助你。 ③指名分节读文纠错。 三、整体感知。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问题。 1.哪两个词语能概括文与可怎么会画竹子时已经“胸有成竹”? 课文哪几节概括写文与可认真观察竹子?(2、6) 哪几节写了文与可观察竹子认真仔细的一个典型事例?(3-5) 3.分好段落(1/2/3.4.5/6),分组朗读全文: 第一段: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文与可一生酷爱画竹。) 第二段,师:这段是概括地记叙文与可认真观察竹子。 第三段,师:这段是通过一个典型事例告诉人们文与可认真观察竹子。 第四段,师:这段是进一步概括介绍文与可认真观察竹子,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四、学习第二段。 (一)第2节。 1.默读,按照地点变化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师:文与可不仅观察窗前的一片竹子,还跑到野外去观察竹子,可见他观察认真。 2.指读层1 从哪些词看出文与可常常认真观察竹子? 读词。这三个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文与可认真观察竹子? (一年四个季节,不同的天气,一天中不同时间。) 这三个词能否颠倒?(不能,是按概念大小排列的。) 指导读句。(语句要读得有感情,重要的是读好句中的词。平直调) 3.自读层2 想想该要突出哪几个词来体现文与可对竹子的酷爱与认真观察。 练习读句。 4.齐读第2节。 五、布置作业 1、抄词语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熟读情况。 二、学习第3段。 1.自读第3、4、5节,请你用“在什么情况下,文与可怎么样”这个句式来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文与可在一个气候多变的日子里,冒雨在山中坚持观察竹子。) 2.默读,用“——”划出描写自然景物的词句。 用“~~”划出描写文与可心情的词句。 交流句子: 3.出示小黑板: 赤日炎炎(1)炎症、身体某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等现象。(2)热。 选择字义,理解词义。 出示:灼人的阳光,闷热的竹林,把他蒸烤得汗如雨下,他却仿佛没有感觉到。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用了哪些词来形容太阳光非常炎热? 今年夏天很热,你们一定有这样的感觉,用上这些词说话训练。 (结合理解词义并有感情地读词。) “仿佛没有感觉到”,他究竟有没有感觉到? (不是真的没有感觉,而是更说明他观察竹子时的那种专注和认真。) 练习读句。(先高升调,然后声音轻、速度慢下来) 4.出示: 回家吧?可是山风吹动竹叶的沙沙声吸引了他。他想,以前我只是在屋子里,远看暴风雨中的竹子,今天能在山野里直接观赏,不正是天赐良机吗?他决心留下来。 这2个都是问句,但它们问的并不一样,怎样才能把这2个问句所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先自读,再小组交流,然后指名读句。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3、4节,抓住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通过理解词意,读懂句意,体会文与可酷爱竹子,认真观察,在这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用学会的方法学习节5,先分小组学习,再交流。读读议议。 齐读第3、4、5节。 小结:文与可就是这样在一个气候多变的日子里,冒着烈日和大雨在山中坚持观察竹子的。其实文与可对竹子的认真观察岂止这一次,他每一天,每一年都在这样认真观察,细心描摹。课文节6就是对此作进一步概括介绍与总结。 三、学习第4段。 1.自读节6。 2.“避”是什么意思?“畏”又是什么意思?“夏不避炎热,冬不畏冰雪”说明文与可怎样?“复”是什么意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什么意思? 小结:正因为文与可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认真观察竹子,细心描摹,所以他画竹子时做到(胸有成竹)。 3.(引读)他的好朋友晁补之作诗称赞说(~)。后来“胸有成竹”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 4、出示小黑板:口答【课后习题2】并出示答案 小结:读了这段课文,我们不仅进一步明白了文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的(原因),知道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历),还知道这个成语不仅仅指画竹,也指所有其他的事,比喻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有(通盘的考虑)。 5、熟读并背诵这一节。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 五、课外阅读 词语解释: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时心中先已有了竹子的完整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有通盘考虑。也形容因心中早有主意或准备,遇事镇定、沉着的神情态度。 酷爱——非常爱好。酷,程度深;极。 描摹一课文中是指照着样子描画。 赤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灼人——像火一样烫人。 蒸烤——水蒸火烤。比喻天气或环境闷热至极。 舒畅——舒服痛快。 千姿百态一形容事物的姿势、形态非常之多。 欣喜异常——非常快乐。 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复,又。 通盘——全盘;全面。 考虑——思考问题,以便做出决定。 天赐良机——老天爷赏给的好机会。形容遇到了极好的机会。赐,赏,赏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