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练习1(苏版10册)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31:0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照样子填空。 4、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口语交际: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题 1.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要求学生仔细琢磨每个字的运笔。 (4)教师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排列要大小适宜、疏密有致。 (5)引导学生回顾描红的要求。 3.练习。 (1)学习练习描红,要求每个笔画要一笔描成,描红时注意每个字的运笔。 (2)教师作巡回指导。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3)要注意学生在写字时的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说-说这-题应怎样练习(先画出错字,再写正确的字)。 2.指导。 (1)指名学生渎第-个句子。 (2)要求学生从第-个句子中找出用错的词.并想出正确的字。(坐与座、只与枝)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个句子。(虑与虚、专与钻、祥与洋、会与打、棵与颗、废与费) (4)引导学生边读边比较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练习。 (1)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检查学生完成此题的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招写工整的同学。 5.课堂作业。 组词。 坐( ) 只( ) 虑( ) 专( ) 座( ) 枝( ) 虚( ) 钻( ) 祥( ) 会( ) 棵( ) 废( ) 洋( ) 汇( ) 颗( ) 费( )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学生认读题目。 (2)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子:一(只)小鸟 (2)用小黑板出示题H,分小组讨沦,引导学生看清量词后而的中心词语,再选择用合适的量词, 3.练习。 (1)学生分组口头练习。 (2)指名学生说。 正确的答案是: 一(支)粉笔 —(辆)卡个 —(首)好歌 —(个)故事 一(面)旗帜 一(部)电影 一(顶)帽子 —(副)眼镜 一(台)电脑 (3)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4)写好此题的学生可以多读几遍。 4.反馈: 全班齐读。 5.课堂作业。 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 )布 一( )衣服 一( )灯 一( )鞋 一( )围 一( )水 一( )牛 一( )高楼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训练要求- 2.指导, (1]指名学生读本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体会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2)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按什么样的次序来重新排列?(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重新排列。) (3)可分组讨论。 3.练习。 (1)让学生按事情前后的顺序重新排序。 (2)填好之后,指名学生朗读, (3)全班齐读重新排列的句子: [正确的序号是:4 1 3 2] 4.反馈。 (1)检查此题的正确率。 (2)帮助排列有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活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渎。 (3)学生自由渎。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人体说出成晤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讲解。 (5)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每行前后两个成浯的关系。(构成反义关系) 3.练习。 (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渎和领读。 (4)教帅讲解这首诗的大意: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个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 (5)指导学生朗渎,注意重音与停顿。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 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6)指名试读这首诗。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指名背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1.审题。 (1)教师谈话,揭示话题: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2)学生自读题目下面的一段话。 (3)教师进-步明确本次口浯交际的要求:①仔细观察图面,了解故事梗概;②围绕题日、凭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把重点内容说具体,说明白;③小组练习后全班交流。 2.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从整体感知。 (2)按顺序出示每-幅图,引导学牛按照仔细观察-一分析图意-一展开想象这样的方法来练说每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这件事的过程。 (3)指导学生各自练说, 3.练习。 (1)学生分小组在小组内练说; (2)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教师在巡回过程中作重点辅导。 4.反馈, (1)指名学生说四幅图的内容;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2)指名四人小组成员站起来分角色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请同学上台表演。 (3)教师作课堂小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