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圆明园的毁灭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29:5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会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先确定中心,再围绕中心来写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能自己查找资料,具体谈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被毁灭的过程。 2.训练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把“写文章要有中心”的写作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实践中。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景观和毁灭的经过,思考这些材料是怎样围绕一个中心来写的。 (二)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 (三)解决办法 文章写圆明园以前的样子的一部分,使用的都是高度概括的语言,因此只理解语言文字,学生很难想象到以前的圆明园究竟如何辉煌。教学这一部分,可利用一些图片,让学生想象美景,然后用优美的语言叙述出来,使学生通过叙述,对当年圆明园的美景产生由衷的喜爱。教学毁灭一段,可通过放录像,让学生亲眼看看侵略者的丑恶行径,然后结合自学资料说说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产生的仇恨。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视频投影或有关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带。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可先出示课本第115页的那幅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相信学完课文后大家会有所了解。(老师板书课题。) (二)结合课文前的自学要求,先自学课文 可提示学生先自学字词,然后分段,最后再思考课文开头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自学,然后再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使自学更充分。) (三)按字、词、句、段的顺序交流自学的收获 1.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先指名读,然后齐读。) 2.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如“损失”“饱览”“流连”“宏伟”“瑰宝”“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 (先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提示学生理解词语可查字典,也可联系上下文。) 3.检查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 (两部分一、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二、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5.自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先自己分,再讨论后指名说。)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不可估量”。 第二段(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介绍当年的圆明园是怎样的辉煌。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四)自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五)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上查到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明确学习重点)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 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讨论、交流,解决重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时间在5分钟左右)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5个人为一小组,可选一位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时间大约15分钟。) 3.交流讨论结果。 (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标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一.小园多;二.当时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用视频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湖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④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提示: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景读出来。) ⑤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一.东西多;二.物品珍贵;三.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这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可自由发言,进行德育渗透,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 (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 ②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在学生简单概括后,可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恨) ③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 (可投影出示这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凡是……都”“任意”等词谈。) ④感情朗读这一段。 (提示: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 (三)回顾总结全文,全面体会文章的中心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找出“不可估量”一词,加以理解。) 2.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 (提示学生联系板书说。) 3.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先让学生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如此疯狂,指出是由于清政府的落后、腐败造成的。然后教师总结升华。) 4.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进行概括。)
第三课时
(一)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落实单元训练点 1.指名分大段朗读课文,回顾中心思想。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中心。 3.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主要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中心都写了什么。) 4.教师总结。 我们在写作文时要先确定中心,再紧紧的围绕中心来写。 (二)处理课文思考练习1、2、3题 这些题目在第二课时已着重讲解,此时只让学生简单回答,加以巩固即可。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准备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特别提醒学生“幻左半边有一点,右半边不要多加一撇。“损”与“捐”、“博”与“搏”字型相近,注意在比较中识记。) 2.每人在练习本上把生字每个写两遍。 (四)感情朗读全文,指导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七、布置作业 (一)写会本课的生字、生词,遍数不限。 (二)自己熟练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后,同学互相背一遍。 (三)查课外书,了解有关圆明园的一些情况。 (四)预习第23课《再见了,亲人》。(认读生字,理解生词,熟读课文,能给课文划分段落。) 八、板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