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积累运用五(人教版)
作者:杨淑霞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20:1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积累·运用五

教学目标

1、  读背格言,了解格言的意思,学习格言所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从中受到教育。

2、  阅读短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这句话的含义。

3、  学会续说故事,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学会写看图作文,注意说清图的内容,并根据图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1、  背格言,了解格言的意思,学习格言所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从中受到教育。

2、  阅读短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这句话的含义。

3、  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中的两个内容。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

1、  谈话:从小到大,常有人教你怎样做人,你能记得他们是怎样教你的吗?

生试背自己所知道的为人处事的格言,师予以写在黑板上,做为鼓励。

2、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句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格言。

3、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

4、  自由读,在读中理解格言含义,交流。

5、  联系实际谈谈周围或自己是否有这样正反两面的人物或行为,对他的正确一面予以肯定,对他的不足一面予以指出,并督促改正。即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6、  说说从这些格言中你学到了什么,受到什么启发?

7、  指导读背格言。

三、完成“阅读”部分

1、  谈话引入:你快乐吗?说说你觉得快乐的时候及快乐的原因。

2、  传说有一种快乐的泉水(揭题,板题),今天,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1)    学生齐读课文,正音。

(2)    财主为什么要去找“快乐的泉水”?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投影原文,指导朗读、理解。)

(3)    财主找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投影第三节,齐读老人所说的条件

3、  再读短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或不理解的词句,讨论学习。

4、  齐读短文。

5、  小结:从短文中我们又学了一句做人的格言,(齐读“只顾自己快乐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请大家想想,应该怎样做一个快乐的人呢?

四、作业

1、  抄格言。

2、  做一件快乐的事,并想想为什么自己会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小摄影师》一文

二、学生自由设想结局,再由结局设想事件过程

两种方案:

A、小男孩又回去了。

B、小男孩不回去了。

三、讨论、说话,师注意引导

A种:要注意交代回去的原因及回去时的情况。

B种:要注意交代不回去的原因及自己对高尔基的感激。

四、学生试写一段,师予以讲评

1、  根据刚才说的写成一段话,要注意把话写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

2、  写好后自改。

 

第三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写一篇看图作文。

二、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1、  指名读题。

2、  说说题目提了哪些要求。

三、指导看图

1、  出示图一,说说图上画的地点在哪儿?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重点写谁?

2、  出示图二,重点指导小男孩和小姑娘的对话,身后的老爷爷可能说的表扬以及看书那个小男孩此时的心理、表情等。

3、  出示图三,注意内容连贯——“车子开动了”这是引出下文的重要依据——小姑娘因车子加速失去平衡摔倒了,假装看书的小男孩扶起小女孩。这里重点写小女孩的动作、语言。

4、  出示图四,这一图紧承上图,可两幅一起出示。小女孩的跌倒引出原先假装看书的小男孩的言行,所以,这幅图重点写小男孩,同时,以全车人的态度来点出中心,结束作文。

5、  指导将四幅图连起来说说图意。

四、指导写作

试着用连贯的语言将刚才看到的内容写下来,注意做到语言通顺,内容连贯,不写错别字。

五、师巡视指点,生写作。

六、作业

继续作文。

 

第四课时

一、指导欣赏佳作或好词句

1、  投影佳作,齐读。

2、  说说好在哪。

3、  读出你认为自己作文写得好的地方。

二、指导修改作文

1、  投影例文,分析错误。

2、  提出修改意见,共同修改。

3、  自由读改后的习作。

三、同桌或小组交换修改习作

1、  评出同桌习作不足之处。

2、  根据意见修改。

四、各自修改、抄正

五、作业

继续抄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