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春联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19:0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文中五副对联的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联的对仗和音律美。 媒体设计: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 板书设计: 30 春 联 作用 内容 有的……有的…… 有的……更多的…… 特点 讲究对仗(词数相等,词类相当) 声律优美(抑扬顿挫)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字,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读题后围绕课题质疑。 随机板书:作用 内容 特点 二、 初读指导。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 检查: (1) 出示生字卡片,朗读生字,正音。 注意下列字音:气氛( ) 开卷( )有益 (2) 映示下列词语,指导朗读: 春联 描绘 欣欣向荣 春回大地 抑扬顿挫 祥和 奥妙 万紫千红 开卷有益 和谐动听 (3) 映示五副春联,指导朗读。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春联的内容、特点 和作用的? 三、 写字指导。 描、绘、技: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祥:左部是“ ”,不是“ ”。 荣:中间的“冖”要写得伸展。 颂、辞:左部的“公”、“舌”要写得稍短、偏上。 奥:上部不能封口,“ ”要略瘦长,第三画是横折。 益:上下结构,下部要显得托起上部。 四、 作业。 1、 见习字册。 2、 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 细读课文,了解春联所表达的内容,理解文中五副春联的 意思,初步懂得对仗音律美的特点。 2、熟读课文,背诵对联,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了解春联所表达的内容,理解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初步懂得 对仗音律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听写新词:祥和 奥妙 欣欣向荣 万紫千红 二、 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 新春佳节为什么要张贴大红春联? 指名回答后齐读第一、二句。 映示:漫游—— “漫”在字典上有的解释有: ① 水过满,向外流 ② 到处都是 ③ 不受拘束,随便 学生据词选拔义项。 2、 春联都写些什么内容? 学生朗读后映示: 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1) 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句式来写春联的内容的。 板书: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 (2) 作者介绍了哪几副春联?具体写了什么意思? 学生小小组讨论。 (3) 指名读春联,说说春联的意思。 (4) 指导朗读春联:指句读,范读,师生评价,齐读。 (5) 引读写春联内容的话。 (6) 指导背诵春联:试背,分组背,指名背。 3、 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 2、 写春联要注意什么? 板书:讲究对仗 3、映示春联: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读后说说是怎么对仗的。 板书: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4、说说前面四副春联是怎样对仗的。 5、出示上联三副,下联三副,请学生找对子,并说说为什么这 么对,这副春联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家庆祥和逢佳节,酒斟喜气祝新春。 院内蓓蕾皆俊秀,园中桃李尽芬芳。 江山春色如画,祖国前程似锦。 (三)第三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说说春联还有什么特点? 板书:音律优美 2、 出示“抑扬顿挫”,说说词义。 朗读春联,读出“抑扬顿挫”。 3、 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第四自然段。 1、 映示: 开卷有益—— “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 好处 ② 增加 ③ 更加 学生选择义项。 2、 齐读。 三、 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告诉我们,读 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四、 朗读课文。 五、 组织交流:学生交流事先搜集的春联,朗读后说说该春联 是反映什么内容。 六、 作业。 1、 抄写词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