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诗两首(苏版8册) |
作者:曹 敏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15:3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还记得哪些?能吟诵给大家听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代诗人雷震写的诗《村晚》。 (板书课题:村晚) 2、释题:同学们经过预习,知道《村晚》描写的是什么景色? 二、初读诗句,检查情况。 1、指名读,检查读音“陂”、“衔”、“漪”、“牧”。 2、指名读,提醒注意诗的节奏。指名评议。 三、细读诗文,理解诗意。 1、再读读诗,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已经读懂了? 2、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结合回答,理解“池塘”、“陂”、“寒漪”等词的意思。 3、读议后,说说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乡村傍晚景图。 ⑴小组讨论,指名发言。 ⑵集体评议。 4、再读,找出你认为用得特别好的字词。 结合回答,理解“衔”、“浸”、“横”、“信口”等词,体会诗的意境。 5、开展读诗比赛,看谁读得准确而有感情。 然后评议。 四、结合插图,试背。 1、指名背诵。 2、齐诵。 五、作业。 1、指导书写。 “衔”、“漪”是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些。 2、布置作业 ⑴朗诵诗文。 ⑵背诵诗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村晚》这首诗,还记得吗?齐背。 2、这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的诗——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课题) 3、释题:作者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景色?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二、细读诗文,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1、初读,掌握诗的节奏。 ⑴指名读。 ⑵评议。你觉得他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2、再读读诗,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已经读懂了?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结合回答,理解“毕竟”、“接天”、“映日”、“无穷”、“别样”等词的意思。 3、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字词句,并说出原因。 4、指名吟诵,体会诗的意境。 5、情境表演。 ⑴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表演? 指名饰杨万里,师旁白: 一天清晨,杨万里从净慈寺出来送别好友林子方,他看到西湖那美丽的景色,那壮观的莲叶和荷花,忍不住吟诵起来:“……” ⑵指名表演。 ⑶如果杨万里是现代人,他看到这样的景色,他是怎么说的? 小组讨论,指名说,评议。 三、结合插图,试背。 1、指名试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