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登山 |
作者:太仓实小…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12:5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中心着手,导入教学 1,齐读课题 2,(投影片出示最后一节)学生齐读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二、中心突破,指导读悟 1、“就是因为我害怕它。”这里的“我”指谁?“它”指什么? 2、我为什么害怕它?哪些句子体现了路的险? 1)学生阅读讨论 2)教师点拨后归纳 A 从对小路的描写看出险: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B 从对巴果茨基的行动看出险: 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C 从巴果茨基的语言看出险: “您看看,是这样的路。”巴果茨基说,“您不能从这儿过。” “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以上的描写,并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路的险。 3、过渡:既然路这么险,列宁走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1) 从哪里看出列宁走的时侯也很害怕? (投影出示) 列宁跟在他后面,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 指导朗读,卡片出示:头晕目眩(齐读) 2) 列宁在困难面前是退缩了还是坚持走了下去? (投影出示) 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指导朗读 4、列宁为什么坚持走了下去?用他的话讲是什么原因? (投影出示)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 指导朗读 5、过渡:列宁在巴果茨基地带领下,终于通过了那段险路。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日出的景色多美呀! 齐读日出的景色 6、在下山时列宁又走了那条险路,自读课文第三段,找出列宁第二次过险路的那段话,并用填表的形式比较两次走各有什么不同? 走小路的原因 谁先走 在最险处的表现 第一次 第二次 (投影出示第二次走险路的句子)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教学“毅然决然”,指导读。 7、再读最后一接列宁讲的话,体会列宁是如何磨炼自己意志的。 三、情思交融,深化主题 1、列宁走的这条险路好比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哪些东西? 2、他走险路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3、再次齐读最后一节列宁的话,感受列宁不怕困难、时刻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 (下课) 板书: 17 登山 战胜困难 磨炼意志 列宁 (革命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