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 |
作者:陈月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8:01:2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 4、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板书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我们会产生哪些疑问? 二、自读课文。 第一遍: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可以同桌讨论。 三、初学课文。 1、出示生字词。 疙瘩 贮存 松散 自豪 镜子 委屈 疼爱 走一趟 养料 足够 多亏 陷进 沙漠 铺天盖地 茫茫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 3、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正音。重点在于读正确、通顺。 4、再读课文。 ⑴用“~~”画出揭示课题的一句话。 ⑵思考:小骆驼产生这样想法的起因是什么? ⑶是谁帮助小骆驼改变了想法? 四、学习第一部分(1、2小节) 1、指名读1、2小节。 思考:什么事让小骆驼觉得挺委屈?板书:委屈 2、根据回答板书:脚掌 眼毛 肉疙瘩 3、指导朗读小红马的话。 ⑴学生试读。 ⑵说说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神情?为什么? ⑶抓住“喷着响鼻、又大又厚、还有、多难看哪”等词语读出嘲弄的语气。 ⑷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部分课文。 五、作业。 1、描红。 重点指导 “鼻”下面是“ ”、“陷”的笔顺。 2、抄写书后练习3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回忆第一部分讲什么内容。 小红马说小骆驼长得难看,小骆驼很委屈,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并没有安慰他,而是决定带他到沙漠里走一趟,这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3、4小节) 1、自由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 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沙漠环境的词句。 ⑴出示: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⑵抓住带点词语自由练读,说说有什么体会。 ⑶指导朗读,读中体会沙漠的广大和环境的恶劣。 3、在沙漠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小骆驼的“难看”的脚掌、眼毛、肉疙瘩有什么作用呢? ⑴指名读课文。 边听边用“——”画出写它们的作用的句子。 ⑵根据回答板书。 贮存养料 在沙地行走 阻挡风沙 ⑶指导朗读这些句子。(自豪、感谢) 4、指导朗读课文。 ⑴学生自己练读。 ⑵指名读,指导评议。(语速、语调、感情等方面) ⑶分角色读,齐读。 5、小结。 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5小节)。 1、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读第5节。 3、指名读,评议是否带着自豪的感情。 4、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板书:自豪 5、范读,练读,齐读。 6、小结:是啊,环境的磨炼,使得骆驼家族生就了一身战胜恶劣环境的好“武器”,怎么能认为它们“难看”呢?没有了小红马认为难看的东西,骆驼就没法在沙漠中生存,我们有时候以美为丑,实际上是对美缺乏足够的了解。 四、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话训练。 同学们,沙漠旅行回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到小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到了小红马——你能接下去把故事说完吗? 学生练说。 五、作业。 讲这个故事给家长听。 板书: 9、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沙漠旅行 脚掌:在沙地行走 眼毛:阻挡风沙 肉疙瘩:贮存养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