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杏儿熟了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38:5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教学目标 1.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理解重点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后面奶奶说的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二)理解重点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引趣。 1.齐读课题,回答问题。 (1)课题中“熟”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为:“熟”指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了的意思。 (2)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会提出什么问题?“杏儿熟了”会发生什么事呢?“杏儿熟了”是什么样?这里的杏儿是哪儿的杏儿? 2.谈话导入。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幻灯。 读准下列带点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自学课文。 出示学习阅读课文方法,按顺序完成以下任务。 1.粗读课文,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 (1)请学生用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顺序回答问题。 (2)集体交流。 这篇课文先写了杏树的大,杏多;接着具体写了杏多;然后写了奶奶分杏给小伙伴儿;最后讲的是我受到了奶奶的启发,送杏给大家。 2.细读每一段,说自然段段意。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说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课后练习题。 (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多又好? ①请学生默读1至4自然段。用“——”画出杏多的词句,用“ ”画出杏好的词句。 ②组织学生讨论。 从“每到麦收的时节,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一句中的“每到……就……”、“黄澄澄”可知道杏儿好,而且年年都如此。 从“结满”、“多得数不清啊”、“数到后来就糊涂了”可以体会到杏多。 从“羡慕地说道……”可以想象人们看到杏树上的杏之后,十分赞叹的神情,这一句是赞叹杏儿长得很好。 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至4自然段。 (2)邻居淘淘偷摘杏儿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 ①请学生默读课文。按要求标画。 我怎么想的?用“( )”标出。 奶奶是怎么做的?找出描写动作的词用“·”标出。奶奶怎么说的?用“——”标出。 ②同桌讨论。 ③集体交流。 看到邻居淘淘偷摘“我”家杏的时候,“我”的想法有三层,第一,当淘淘从树上掉下来时,“我”一定想他偷摘杏摔下来,该报应,所以说“活该”;第二,“我”可能想,淘淘偷摘杏,奶奶一定会像自己一样生气,可能会训斥他,也可能打他,所以很生气地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第三,当看到奶奶并没有收拾小伙伴时,“我”可能想到奶奶不但不收拾偷杏的小伙伴,还分给他们杏,真是不公平,没道理,不服气,所以不高兴。 奶奶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腿,让他们别走,显然是安慰。接着奶奶为孩子们摘杏:挑熟的打、脚站不稳、身子颤巍巍。抓以下词体会:扶、揉、说、拿、打、颤颤巍巍、叫、分。看出奶奶心肠好、身体弱。 (3)以读促解,齐读第8自然段。 ①速读第8自然段,看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 ②集体交流。 第1句:杏落地。 第2句:捡杏。 第3句:分杏。 第4句:吃杏。 第5句:奶奶说:“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③讨论。 从奶奶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奶奶是什么样的人。 奶奶是一位纯朴、善良的人。 4.悟道理。 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 引导学生悟出:把劳动和丰收的果实与大家分享是一种快乐,心里的滋味远远超过果实本身的香甜。 (四)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揭示课题,强化认识。 1.听了奶奶的话我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分组讨论后,全班集体说说。 2.题目中的“熟”只是指杏熟了吗? 抓住课文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从“我”的变化中看出,“熟”字还指“我”从奶奶的言行中受到了启发,也分杏给大家,并懂得了给乡亲们送去的不只是否的香甜,还送去了劳动、丰收的快乐。所以这个“熟”字有双重意思,也有“我”长大了、懂事了的意思。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字句句都非常感人。文章虽短,但它说明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作者一起体会那份香甜和快乐。 【板书设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