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纸的故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36:1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 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 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 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 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重点: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教学难点: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5分) 1 、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教师归纳板书: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 、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查字典(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糹)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3、轻声读一读这几节,思考课后第四题中的(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定向(1分) 所以,人们就想要找到一种材料用来做书,那就是纸。可纸又是怎么发明的呢?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学点什么?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五、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2)(课件练习3)。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 世界上最早的纸 东汉时代的纸 棉絮和麻做成的 蔡伦蔡侯纸 无法考证 具体的 人树皮和破布为原料 西汉时代的纸轻薄便宜 比较粗厚 价钱有点贵 两千多年前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 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六、学习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 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 (轻薄便宜) 七、拓展说话(4分)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2、看看现在的纸,理解纸在现代社会中的不断进步。《你知道下面纸的新鲜事吗?》《生活中处处有纸,你相信吗?》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八、作业:(1分) 1、完成作业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1、纸的故事 纸的发明过程: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 (贵) (粗厚) (轻薄便宜)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