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纸的故事 |
作者:陈根全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36:1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区别形近字“豪、毫”和“记、纪”,学会给生字确定部首;理解16个新词语的意思,辨别“发明”和“发现”。 2、会用“谁怎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一句话;会用“怎么”提问题。 3、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5、能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教学重点:理清纸的发明过程,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2、读懂课文1--5段,知道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3、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让学生就课题质疑,说说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边听录音,边看课文,注意读音。 2、按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 3、检查指导。 4、通读课文。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用自己的话说说纸的发明过程,并完成部分作业。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前五段,思考: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 (2)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2、检查讨论,并板书。 3、看板书同桌互说。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知道纸的发明过程和“蔡候纸”的特点。 2、掌握“谁怎么地说什么”的句式。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课文6--7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我国最早的纸是用什么做的?“蔡候纸”是指什么样的纸?纸是谁发明的? 2、检查上述问题。在讨论中理解“异口同声”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第7段。 4、自由朗读6、7段。 5、指导“谁怎么样地说什么”句式练习。并进行扩散性的练习。 三、学习第8段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在全文中找到可以体会到“咱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 3、启发学生说出我国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四、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五、完成作业。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