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及评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7:31:5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激趣导入 1.师:(拿出放大的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生:蟋蟀。 师: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帮老师一下?接下,学生说字形,老师板书“蟋蟀”,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调动学习积极性,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 2.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为小东西、小家伙,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基调。 二、初读课丈,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由“住宅”一词的惯性思维,激起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兴趣,直奔文章中心。 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师:你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多问几个学生) 生: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方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通过与老师住宅的对比,很自然地就使全班同学转换为评委这一角色。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