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这是一首儿童诗。它用诗歌的形式,写出儿童心中地球的模样。全诗共8节。第一节写“我”为了要“看看地球什么样”,“坐飞船”飞到天上。第2一7节都是写我坐在飞船里,从天空看到的地球模样(第2节是总写,第3一7节是按地貌分写),第8节写“我”知道地球什么样了,所以又坐飞船回到了地球。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选择义项;理解9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课文的例句写句子。能仿照课文中“和”的用法,写一同句话;能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顿号、逗号和句号。 3.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地球是什么样的,它的身上有哪些颜色,每一种颜色分别是地球上的什么地方。 4.知道有关地球形状、地球表面颜色的最基本的常识,感受地球的美,初步培养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让学生读出对地球的初步认识,读出对自己居住的地球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投影片、地球仪。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会生字、新词,能在老师指导下为带点的字确定意思。 2.理解每一节内容。 3.知道“和”的用法,会用“和”说话。 (二)教学过程:
一、观察地球仪,解释课题。 1、出示地球仪。提问: (1)这叫什么? (2)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 (3)仔细看看地球仪表面又哪几种颜色。 2、解释课题。 (1)地球仪是根据什么做成的? (2)地球仪跟地球的样子是一样的吗?我们来学学课文《地球社么样》。 二、认识诗歌小节。 1、这是一首诗歌,诗歌是由一节一节的内容组成的。每一节和下一节之间又自然空行。 2、这首诗是每几行为一节?全诗一共有几节? 三、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注意小节与小节间的停顿。 四、学习生字,巩固部首查字法的第一步。 1、讨论:“原”是什么结构的字?应查什么部首? 小结: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外不查内。 2、独立确定“牧”“茫”的部首。 五、指导据词定义。 1、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上查到“场”字,看看有几种意思。 “牧场”的“场”是什么意思? 2、完成《作业本》第1题。 六、再读课文。 1、哪几节介绍了“地球”是“什么样”的? 2、读第2-7节,思考:这几节中哪一节总的介绍了地球的样子? 3、读第3-7节,说说这5节写了地球的花衣服上的哪几种颜色。(边读边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七、配乐读课文。 八、作业:见《作业本》第2、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地球的形状及每一种颜色分别是地球上的什么地方。 2、熟读、背诵全诗。 3、会用“和”说话,能正确使用顿号和逗号。 (二)教学过程:
一、指导读第1节。(可配乐创设坐飞船上天的情景) 二、学习第2节。 1、看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投影片,用自己的话说说地球的样子。 我们虽然天天生活在地球上,但看到的大地是平平的,因为地球实在太大了。只有能飞上飞船,飞到很高很高的太空,才能看到地球妈妈的真面貌。这张照片是科学家从卫星上拍摄下来的,说不定连你的爸爸妈妈都没有见过呢!你能说说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 2、指导读。 三、学习第3-6节。 1、自读这4节,注意小节之间的停顿。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浑身穿着花衣裳”?这花衣裳上主要有哪些颜色? 3、同桌互说:每一种颜色各是什么地方。 4、先后出示草原、海洋、沙漠、南极的彩色投影片,分别说说。 (1)这是什么地方(或:你看见了什么)。 (2)它是地球花衣裳上哪一种颜色的地方。 (可结合进行用“和”说话的训练。) 四、学习第7节。 1、读这1节。 2、“灯光闪耀”是什么意思?你在哪里看到过闪耀的灯光? 3、书上说,“夜晚,那灯光闪耀”的地方是--(让学生接说) 4、城市、矿山和村庄的夜景真美!让我们来看一看城市夜晚的投影片。 五、学第8节。 1、闭眼,配音乐,结束太空之行。 2、读这1节。 3、说说“如今”你“知道地球什么样”。 六、作业:照样子填表。 颜 色 地 方 绿 色 森林、田野、牧场 七、根据表格内熟读、背诵第3-6节。完成《作业本》第5题。 八、熟读1、2、7、8节。 九、跟着配乐录音试背课文。 十、复习顿号的用法。 1、读带有顿号的句子。 2、说说这些句子里为什么要用上顿号。 3、点标点练习。见《作业本》第6题,注意逗号和顿号的不同用法。 十一、▲练习用“和”说话。 1、读课后练习3的句子,说说删去“和”,句子通不通? 2、体会句子中“和”的位置和作用。 3、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和”用得合适吗? (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苹果树。 (2)果园里有桃树、梨树和苹果树。 (3)果园里有桃树和人。 4、用上“和”说一句话。 十二、指导造句。 1、搞清《作业本》第4题的要求。 2、看懂例句。 3、根据前半句,指导说后半句。 4、指导说前半句,独立写后半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