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识字5 (第一课时)教案 |
作者:湟里中心…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6:54:08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学会部分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 2、正确诵读词串,初步知道冬天刮北风、下大雪的原因,认识冬天不怕寒冷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年的冬天早就来临了,但是天气还是怎么样? 只要“呼呼”的北风一吹,天气就会——(变冷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天空中飘起了怎么样的雪花?出示“雪”,教学“雪”字。要求学生分析、识记字形。 [根据今年气候的特点,导入新课,是有创意的。所谈内容用的句式,是不相同的,渗透了句子的训练。] 二、学习第一组词语。 过渡:小朋友,冬天为什么会吹西北风呢? 1、出示中国地图,介绍。 冬天,在我们祖国的北方,天气很冷很冷。一阵一阵的“寒风”向我们这里吹来。这寒风来势凶猛,就像大海的潮水一样。因此,常常把这寒风叫“寒流”。 “寒流”来了,“北风”呼呼地刮着。温度很快降低,天空中会飘起鹅毛般的“大雪”。 2、出示三个词语:寒流、大雪、北风。学生自读,并指名认读。 3、多媒体展示:北风来临时的情景,启发学生展开想像,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多媒体出示地图,描述情景,相机出示词语,教学生字词;并让学生看着多媒体展示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巧妙地把认识词语和运用词语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习第二组词语。 过渡:冬天很冷,但是有许多的植物不怕冷。是哪些植物呢? 1、多媒体出示:“蜡梅”、“翠竹”和“苍松”图。引导学生观察。 (1)出示:“梅”。引导学生观察初开时的梅花的形状。揭示“蜡梅”。认读,读准字音。 (2)出示:“竹”。引导学生观察竹叶的颜色。竹叶的颜色,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所以叫它“翠竹”。指导学生识记“翠”字。 (3)出示:“苍松”。引导学生观察松树冬天的颜色,理解词义。 2、出示:“蜡梅”、“翠竹”和“苍松”三个词语,认读。 3、想一想:蜡梅、翠竹和苍松都是什么?它们在冬天都表现得怎么样? 4、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但是蜡梅、翠竹和苍松一点儿也不怕冷,仍勃勃地生长着。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不怕冷吗? [在理解课本提供的植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冬天不怕冷的植物,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进行逻辑归类的能力。] 四、小结。 1、大屏幕出示:两行词语。 2、引导比较,叙述语境。要求说清两行词语之间的关系。 五、练习写字。 1、教师范写生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每个生字在方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红与临写。 [教学是有创意的。把教材的前两行词语作为一个整体,安排一教时进行教学,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充分利用生活和电教媒体提供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相机出示词语,教学生字,把字的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简评:徐伟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