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橘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6:53:3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读写“惹人爱”等四个词语。 2、会写“谁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的句子,会抄写句子,会说树上的橘子怎么“惹人爱”。 3、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要,愿意跟同学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写“惹人爱”等4个词语。 2、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是个好孩子。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分”。 2、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课文,要求:(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提出不懂地词语。 (2)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 (3)教师巡回指导,了解读的情况,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检查自学。 (1)课文讲了谁分橘子?分给谁? (2)简介刘少奇的生平(刘少奇爷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和毛主席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受到发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 (3)教师出示卡片,读读词语,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读书枝头灯笼惹人爱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熟课文。 3、读熟课文,再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围绕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当场解决的,让学生自学解决,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细读课文时解决。) 三、写字指导。 1、借助生字卡片,巩固读音。 2、学生细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己提出书写有困难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读、灯、惹”其余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看田字格,照样子学写。(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词,并用“灯、屋”口头扩词。 2、学生做课后练习2。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1自然段,读后做练习。 (1)刘少奇在哪里读书?刘少奇在() (2)刘少奇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 刘少奇() 2、朱老师是怎么夸刘少奇的,齐读第4自然段。 (1)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刘少奇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2、3两个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二)学习2、3两个自然段。 1、交流、讨论同学们划出的词句。体会刘少奇小时候的好品质。 (1)出示句子:刘少奇从来没有摘过一个橘子。 a “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 b 是橘子长得不可爱吗?(引导学生读第2句话,读后口头填空课后第3题) 出示投影变换句式练习: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c 是他不爱吃橘子吗? d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懂规矩,守纪律,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 (2)出示句子:朱老师奖给刘少奇三个大橘子,他没有自己一个人吃。 a 刘少奇是怎样把橘子分给同学吃的? b 三个大橘子,朱老师是奖给刘少奇一个人的,结果他自己吃了多少? c 刘少奇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刘少奇是一个爱同学,有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2、3段。 三、总结全文。 1、朱老师为什么称赞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呢?(可以用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用不同的句式说。) 2、出示句式:朱老师高兴地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四、作业 课堂作业3、5两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乍拼音写词语。 suì yuè dú shū zhī tōu dēng lóng rě rén ài wū li měi rén ( ) ( ) ( ) ( ) ( ) ( ) ( ) 2、朗读课后练习5。 二、朗读课文,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 3、分组比赛读。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各自准备,指名讲,同桌互讲) 三、总结、交流感受。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知道了刘少奇从小就懂得守纪律,关心同学,有快乐和别人分享(出示刘少奇画像)此时此刻,你们想对刘少奇爷爷说些什么呢?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2、4、6题。 附板书: 12、分橘子 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从来没有 分给同学 懂规矩,不随便 爱同学,有快乐 拿别人的东西方 与别人同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