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雨后 | ||||||||||||
作者:后塍小学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6:52:22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
||||||||||||
☆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认识“身”字旁和“矢”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朗读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幸福。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 设计思路 诗歌,重点要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节奏感与韵律美。这一首描绘儿童生活的诗歌,则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玩水踩水的情境中去,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兄妹俩踩水时的兴奋与快乐,体验与水共乐、与泥共舞的情趣。因此教学中,要从学生生活入手,并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在入情入境的感悟与想象中享受童年生活的无穷乐趣。 ⒈凭借生活,唤起经验。 由于年龄特点,许多孩子喜爱玩水踩水,那快乐的感觉常留心中。因而新课伊始,就引导学生回味过去的快乐生活,谈谈自己踩水的快乐体验,而后相机提示课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小兄妹俩踩水的有趣情境时,让学生想象自己踩水玩水的画面,并能过角色换位,细致入微地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⒉朗读感悟,体验情趣。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在积极创设课文描绘的情境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小组合作读、分角色读、边表演边读,配乐想象读、背诵等形式,入情入境地感悟兄妹俩踩水时的兴奋与快乐。 ⒊想象创作,发展情感。 诗的第一节总体描绘了雨后广场的美丽以及孩子们在广场上赤脚踩水的快乐,并把目光聚焦于小兄妹俩,突出表现了他们的快乐天真。然而,其他孩子又是怎样玩的呢?这时,不妨让孩子们在课文的插图旁再添画别人嬉戏的情景,或是接着课文继续写写自己创作的小诗,使他们内心的情感得到渲泄与倾吐,真正做到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 教学过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