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观察物体 |
作者:黄婷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6:47:21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 让学生知道哪是物体的正面,那是物体的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几何模型各一个;各种几何形体的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小长方体、正方体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三单元(板书:引导学生读一读) 同学们可能会猜想老师叫我们看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兴趣。) 师:同学们天天都在学校,学习都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来观察这张讲台,看一看从不同角度观察这张讲台能不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二 观察、交流(实践活动) 1 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讲台。 (1)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察这张讲台,然后互相说说观察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学生活动。 注意: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如,可以先引导某个小组的学生站在一个角度观察后,再帮助他们调换其位置,使其他小组的成员知道观察的方法。 (3) 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站在左侧面看,看到了桌子的上面和这里(指了指侧面) 师:哦。看到了两个面,这是左面。 生:我站在讲台的前面,也看到了两个面,是上面和前面。(让学生指一指0 生:我观察到的讲台形状和某某同学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站在这边(指了指右侧面)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还有哪位同学是怎样观察的? (学生可以从一个角看到三个面,或者趴在上面看到一个面,又或者在每个面前蹲下来,看到一个面。)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三 完成连一连 1 出示课本的观察讲台图。 2 说一说图上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个面? 3 想一想,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图中的三个人可能分别看到讲台的哪几面? 生:我先说图上的老师。我认为老师可能看到讲台的上面和前面。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老师很高,他只能看到上面。 生:笑笑看到桌子的上面和她前买内的一面。(左面) 生:淘气是站在右角边,他可能看到上面、前面和右面三个面。 师:为什么? 生:我刚才在观察物体是体会到的。如果不是站在桌子的一个面的正前方看,而是站在桌子斜的方向,就能看到三个面。 4 连一连 (1) 按照刚才讨论的结果,让学生连书上的图。 (2) 交流。(让学生说说哪幅图是谁看到的) 四 认一认 1 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2 交流、体会长方体的上、侧、正面。 (1)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分别指着上、侧、正面,让学生说说是哪个面?同时板书。 (2) 再将一个长方体不停地变换着摆,每次都让学生指出上、侧、正面,从而加深理解:一般朝上的那个面叫上面,对着观察者的那面是正面,两侧的面称侧面,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只要意思说对即可。 (3) 拿出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上、侧、正面。 (4) 拿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实物,让学生指着说说它们色上、侧、正面在哪里? 五 完成练一练 1 第一题。 (1) 引导学生审题,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 反馈:说一说呢的同桌对了没有,如果错了帮他纠正过来。 2 口算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反馈。 3 连一连,说一说。 4观察一个物体,小组内说说他们的上、侧、正面各是什么样的? 六 总结 七 作业
第二课时:看一看(二)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能使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辨认简单物体。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每组四块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积木、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方体的三个面的名称(举起一个长方体)。请一位同学来指一指,正面、侧面、上面分别在哪里?(学生回答) 二 观察积木 1 模仿书上的积木图排列,观察后交流。 (1) 师:今天我们继续观察。请同学们打开书,各小组把准备好的三个正方体积木像书上他们那样摆放好。 (2) 学生排好积木后再提出要求:请同学模仿图上的三位好朋友所站的位置,观察一下自己小组内的积木,再在小组内说说你看到的积木的样子。 (3) 学生观察活动(观察、组内交流) (4) 集体交流。 师: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我是站在机灵狗的位置,看到了三个横着排列的正方形。 生:我站在笑笑的位置,看到积木的上面和侧面, 生:你说得不对。图上的积木很高,笑笑根本就看不到上面。 师:某某同学怎么看到了? 生:我们的积木是摆在桌子上的,站着看就看到了积木的上面和侧面。要蹲下来看才会和笑笑一样。 师:真棒!笑笑看到积木的侧面是什么样子的? 师:那淘气呢? 生:他只看到一个面,是三个正方形横着排的。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站在前面。 师:我发现站在其中的两个位置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谁来说说? 生:是在上面和正面看。 师:对,也就是机灵狗和淘气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 生:笑笑站在侧面看到的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 2 完成连一连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且同桌交流。 3 做一做 (1) 弄清题意。 (2) 学生大积木,小组观察、交流。 (3) 组织全班交流。 师;请一些同学说说,刚才你把积木搭成什么形状,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形状?有没有哪两个位置看到的是一样的? 三 练一练 1 完成第一题。 (1) 审题。 (2) 学生根据图形进行想象,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用积木摆一摆,连线。) (3) 小组内说说刚才自己是怎样想的? 2 完成第2题 (1) 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从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我能看到4个小正方形。(其中有一个不是并排的。) 生:如果从不同角度来看看到的正方形是不一样的。 师:你真棒!可以从另一个方向去想。 (2) 说一说从正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生:从正面看,只能看到以两个排列的正方形。 (3) 动手操作、观察并交流。 师:请再发挥想象力,按照第3题的要求,用4块积木摆一摆,每摆出一种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从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并且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3 完成第3题。 (1) 填图号。 A由学生审题,弄清题意和图意。 B学生直接填写,交流。[(1)答案:1、3、4;(2)答案:2、5、6] 如果发现有的学生世界想象有困难,可让他们先摆出上面的形状,观察清楚了在填写。 (2) 搭一搭。 A读读智慧老人的问题,弄清要求。 B学生动手搭一搭,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的口语表达。 4 完成第4题。 (1) 想象图上的小朋友看到的。 (2) 动手连线。 (3) 集体交流。 (4) 再让学生想象以下如果是在上面往下看,能看到什么,并说一说。 第三课时:节日广场 教学目标:1 通过有趣的情景,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 继续学习体会从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具准备:投影仪,一段能烘托节日气氛的 音乐。 教学过程 一 广场上 1 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节日广场去。那里现在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投影出示节日广场图)大家看,现在的广场上是不是很热闹呀?同学们自己书上也有呢!请大家打开书第30页。 2 说说图上的内容,体会祖国的美好。 师:在广场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有一群人在跳舞,旁边还有许多人在观看表演。 师:演出一定很精彩,我们也去瞧瞧。图上还画了什么? 生: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气球。 3 提出乘法问题。 (1) 明确要求。 师:我们来侃侃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你能提出哪些才问题?(注意:你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用什么方法来求?) (2) 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3) 集体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将本小组的问题提出来,指名某位同学来回答。 生:请问共有多少人在跳舞? 生:共有15人。3×5=15(人) 生:广场上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由2个气球。每束8个,共4束。8×4=32(个) 生:大的花有几朵? 生:四八三十二,工32朵。 生:小的花有几朵? 生:工12朵。可以看作2个4盆,也可以看作4个2湓。 生: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生:5×2=10(人),共10人。 生:照相的有几人? 生:4×3=12人。 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只要是对的,都要予以肯定。 二 瞻仰烈士纪念碑 1 出示画面。 2 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一群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向烈士纪念碑行队礼。 师:是的。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同学们,请注意,队伍里面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 生:是淘气,他也在纪念碑前面。 生:图上还有小狗,它蹲在纪念碑的右侧。 生:上面飞来一只小鸟。 3 连一连。 (1) 学生观察图,发挥想象力,想想谁看到了哪幅图?连一连。 (2)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连。 (3) 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小狗、小鸟、淘气分别站在哪一面,看到的纪念碑是什么样子的? 三 总结全课 四 作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