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练习2(苏版第2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0:57:0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一、   教学要求:

1、        学用字词句:读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2、        写铅笔字,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3、        读读背背:熟读识记四个描绘春光的成语,体会成语的韵律美,画面美,背诵两则谚语,教育学生爱惜光阴,鼓励学生背诵有意义的谚语,

4、        综合性学习:结合“三八”节,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话,让学生在“做”“写”“问”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精神。

5、        口语交际: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当众介绍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确,语言要规范,并能做到目中有“人”。

 

二、   教学准备:

之前组织学生去春游。

 

三、   教学时间:

四教时

 

 

第一教时

一、   教学要求:

学习“学用字词句”。

学用字词句:读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二、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揭题

1、        师:前两天,我们去春游,你能看到了什么?

2、        (出示挂图)图上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他们不仅游览了春天的美景,还在游玩中学了许多知识。想知道他们都学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     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1、        出示句子,谁来读?

2、        学生自由练读短文。

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

3、        检查自读短文。

4、        练习感情朗读。

5、        师生共同朗读。

(三)     找同偏旁的字并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

1、        你们读了这段话,发现了什么?

2、        学生找出同偏旁的字。

3、        师: 为什么有相同的偏旁?

分别讲述“草字头、虫字旁、足字旁”的意义作用。

(四)     仿照例句说句子。

1、        前阶段,我们去春游,你们能说说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吗?

2、        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

燕子在————————————。

小羊在————————————。

麻雀在————————————。

——————在—————————。

(五)     总结

师生同唱《春天在哪里》。

 

第二教时

一、   教学要求:

学习写好“铅笔字”和“读读背背”。

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熟读识记四个描绘春光的成语,体会成语的韵律美,画面美,背诵两则谚语,教育学生爱惜光阴,鼓励学生背诵有意义的谚语。

 

二、   教学准备:

田字格

 

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练习2。

(二)教学铅笔字

1、审题。

讲清题目的要求:

1、        本课是进行描红、仿影。审题。

(1)          练读题目。

(2)          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        指导描红。

(1)          出示卡片,让学生读“杏、笑、春”三个字,说说笔顺。

(2)          让学生说说写好这三个字感到最困难的地方。

(3)          教师示范撇捺的写法。

3、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保持教室安静,让学生静心写字,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        指导仿影、临写。

(1)          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杏、笑、春”的间架结构。

(2)          教师示范写“杏、笑、春”。

5、        跟随教师的示范,学生分别仿影、临写。教师行间巡视指导,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6、        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三)读读背背(成语)

1、师:春天来到了 ,我们 的校园里,多漂亮呀?谁来夸夸我们的校园?

2、教师小结,引出四个成语。

3、        教师范读成语歌,学生感受其韵律美、意蕴美,激发学生朗读、背诵成语歌的兴趣。

4、        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背。

5、        检查反馈。

指名背,评议纠正。

集体齐背。

(四)读读背背(谚语)

1、谈话:春天是多么美好,它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做些什么呢?你有什么打算呢?

2、学生讲述。

3、揭示第一则谚语:

意思:一天要在早晨就定好计划,多做工作;一年要在春天就早定好计划,多做工作。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开头最重要,要抓早,不能浪费时间。

4、        读背第一则谚语。

(1)          学生自由练读。

(2)          指导试读,指导读出正确的停顿、逻辑重音。

(3)          学生练习背诵,并指定试背,分组比赛背。

5、        小结:这句话很简单,但却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叫谚语。

6、        学生借助拼音、插图自读自背第二则谚语。

7、        检查读背情况。

(1)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2)          指名试背第二则谚语。

(3)          说说读了这则谚语,你明白了什么?

(4)          多种形式检查背诵。

8、        课外延伸:

像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背诵。

 

第三教时

一、   教学要求:

学习想想做做。

综合性学习:结合“三八”节,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话,让学生在“做”“写”“问”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精神。

 

二、   教学准备:

课程表

 

三、   教学过程:

(一)     激情激趣,揭示要求

1、        激情激趣

过几天,就是3月8好,那是什么节日?

你爱你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的节日就要到了,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刚才大家的想法都非常的好,其中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这个想法太好了,妈妈收到这份礼物一定又惊又骄傲,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仅孝顺还能干。

2、        揭示要求。

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来自己动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我们的妈妈,让我们每个人的妈妈都得到一份惊喜好不好?

(二)     适当指导,自主制作

1、        引导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贺卡。

你打算把这张贺卡做成什么形状?

贺卡上加上什么样的图案?用笔画还是彩纸贴?

里面写上一句什么祝贺的话送给妈妈?

2、        学生自主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     交流成果,体验喜悦。

1、        贺卡集中摆放,同学们集体观看。

2、        夸一夸自己的贺卡。

3、        夸一夸同学们的贺卡中你最喜欢的一张。

(四)     结束整理

1、        收拾好制作工具,清理制作中的纸屑等。

2、        “三八”节将贺卡送给妈妈。

 

第四教时

一、   教学要求:

口语交际: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当众介绍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确,语言要规范,并能做到目中有“人”。

 

二、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审题

1、        出示图画,谈话揭题。

看,图上的小朋友多快乐,因为他们正在找春天呢!让我们把自己当成图中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好吗?(板书:春天来了)

2、        出示说话提示,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二)     指导看图

1、        指导有顺序地观察。

春天无处不在,我们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找?按什么顺序找?

按先上后下,先近后远的顺序说说图上近处画了哪些景物?远处画了哪些景物?

2、        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加上拼音的方式板书,按下列顺序排好:

燕子       柳树       桃树-―――――

孩子       春笋       小草――――――

蓝天       白云       麦苗――――――

(三)     指导说话

1、        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2、        指导学生按板书的顺序逐一说好每一种景物。

3、        指导说一句结束的话。

4、        指导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可发挥想象说图中没有的景物。

(四)     当众练说

1、        分小组交流。

2、        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谁讲的好,就奖给小红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