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画鸡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0:55:4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生字:“始、易、千、金、角、度、练、技、巧、准、确”。 2.通过查字典理解词意:著名、开始、角度、容易、训练、技巧、准确。 3.能填空并背诵课文中老师的话。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通过观察插图再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说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只有从小下苦功,严格训练才能学到过硬的本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第二自然段中老师的话,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解决办法:反复读议,老师教学中辅助提问。学生为什么不耐烦了?他是怎么想的?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然后讨论,教学生明白老师的四句话分三层联系紧密,第一句指出达·芬奇的看法是错误的;第二、三句指出为什么是错的;第四句指出画鸡蛋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各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查字典识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3.通过讨论进行交流。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 2.边读边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分自然段读)。 2.读第一段并学习这段内容。 3.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重点理解“著名”词的意思。 4.谁能用一句话说出达·芬奇是什么时候,哪国的人,干什么的?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了解了达·芬奇是著名的画家,他是怎样成为画家的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二至四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总是让他画鸡蛋?他的态度怎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理解“不耐烦”。复问:他为什么不耐烦呢?(教学理解两点:一是达·芬奇画了一个又一个;二是他以为“太简单”。) 3.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看到他不耐烦了老师怎样教育他的?老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理解“严肃”一词。 6.结合插图,逐句理解老师的话。 (1)指名读第一句理解“容易”词。 (2)指名读二、三句想:老师为什么说达·芬奇的认为错了呢?学生划句(看实物)理解一个个——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每个鸡蛋看上去样子好像都一样,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出不同的形状来。) (3)看实物(鸡蛋)弄清从不同角度看鸡蛋,形状有什么不同? (4)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指名读老师讲的前三句话,加上“因为”一词连起来读一读,(加深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6)理解第4句话读句理解“准确”“熟练”。 思考:为什么让达·芬奇画鸡蛋就能使他“看得准确”,“画得熟练”呢?(联系2、3句理解) 再想:“看得准确”和“眼力”,“画得熟练”和“绘画技巧”之间有什么联系? 7.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哪些词语最能说明达·芬奇听从老师的教导?(学生边读边勾画“用心”“一张又一张”) 3.理解“一张又一张”,换词理解(如:一张 许多) 4.这些都说明什么呢?(讨论) 5.达·芬奇后来的态度与开始画鸡蛋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讨论)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导语:这样严格的训练,结果怎样?) 1.指名读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理解“无论……都……”“无论画什么”是什么意思? “又快又像”说明什么?达·芬奇为什么能画得“又快又像”? (五)总结全文: 1.指名读全文思考: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画家? 2.说说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布置作业: 1.填空,再背诵下面一段话。 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 ),这就错了。在( )鸡蛋当中,没有形状( )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 )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 )和绘画( ),使你能看得( )画得(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答案:1.容易、一千个、完全、角度、眼力、技巧、准确、熟练 2.千岁、五角、是谁、开始 干话、确实、准备、抬头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画鸡蛋 易 角 练(东) 技 巧 (第二课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