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司马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0:55:29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6)。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遇事不慌,急中生智,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句子和课文内容。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体会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解决办法:借助幻灯图理解课文中司马光砸缸的句子,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和勇敢。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幻灯图,指导学生观察,借助图,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勇敢。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交流,理解课文句子,认识生字词。

3.通过小组学习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看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看后回答)

(图上的小朋友穿的是古代衣服,这是发生在古时候的一件事,主要讲的是司马光把掉在大缸里的小朋友救了出来的事。)

2.导入课题:板书:9司马光

3.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音节,认清字形。

4.标出自然段。想想每段有几句话?每段讲什么?

5.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说出生字词。认读生字词。

(二)读课文,看图学文: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古时候,司马光。(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这段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和人物。理解“古时候”一词。很久以前,距今有九百多年。

3.学习第二段。

1)司马光和小朋友到哪去玩了?(看图)花园里有什么?

2)自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交流。

3)划出花园里的景物再读读。

4)指导朗读。用愉快的心情读。

4.学习第三段。司马光和小朋友玩得真高兴,发生了什么事呢?

1)自读这段(讨论)。理解:一不小心:不留神、不注意。

2)有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情况十分紧急。

5.齐读13段。(指导)

 

第二课时

 

(一)看图学文,理解句子意思:

1.学习第四段。

出示图,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情况紧急。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2.自读这段,划出有关句子。

3.小组交流后读出说说,理解“慌”一词:心里发急,动作忙乱,吓坏了。

板书:有的……有的……。

4.司马光是怎样做的?观察后自读第五段,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

5.指名读第五段。司马光是怎样做的?划出有关砸缸的词。

板书:没有慌 举起使劲砸  几下子

1)发生了意外事,司马光表现的怎样?(沉着、勇敢、不慌。)当时司马光是怎样想的?(只想救出缸里的小朋友,而缸大、水深,只有让水流出来,小朋友才能得救,只有砸缸。他是怎样砸缸的?板书:使劲用力用劲 理解“使劲”一词。

2)几下子缸就破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砸缸的时间短。理解“破”一词,不完整了。)

3)指导读这段。(用勇敢、沉着、不慌的语调读。)

6.结果怎样,学习第六段。认识“得”是多音字(d6)。

齐读。这段讲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用喜悦心情读。)

(二)指导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1.分组分段读课文,说说每段讲什么?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司马光是聪明勇敢的孩子。)

(三)总结渗透思想教育:

这个故事讲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司马光没有慌,举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沉着、动脑筋、想办法。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从小培养自己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好品质。

 

第三课时

 

(一)看图、讲故事内容。

(二)分段指导朗读,说说每段讲什么。

(三)指导书写生字词: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孩:子字旁,右半部亥。

回:大口套小口回。

跑:右半部包。

(四)练习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第2题:先读、比较,再填写。

2.形近字组词。

七、板书设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