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化学论文 >> 资源正文
因地制宜 开展课外活动
          ★★★
【字体:
因地制宜 开展课外活动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2

一、因地制宜找课题是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

奉化有山,有平原又靠海。矿物、海产,工厂众多,学生分布广。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开展课外活动注意在因地制宜上找课题:

1.奉化产黄铁矿、铅锌矿、孔雀石,可由学生在假期组织小组采集矿石制成标本并对部分矿石进行定性分析。

2.利用农村土墙泥(外表)混合草木灰用水浸泡,澄清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等步聚制硝酸钾进而制黑色火药。

3.利用海边的贝壳等烧制石灰是当地群众普遍采用的,利用假日参加当地烧制石灰的劳动,然后写出联系课本知识的化学小论文。

4.用香茹制淀粉在山区农民中十分普及,香菇渣还可制酒精。通过糖化和酒化等反应既巩固了化学知识,还加深了对酶的选择性知识的认识。

5.学校食堂的米泔水可制葡萄糖。在水解过程经常对水解液用碘酒进行测试:从淀粉—糊精—葡萄糖生成,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

6.利用油脂厂下脚油制肥皂及分离甘油。

7.利用奉化水密桃桃核制活性炭。

8.利用沿海盛产海带制晴雨计与氯化钴干湿度计进行对比试验——海带表面附有易吸湿的盐类(CaCl2MgCl2)等,下雨天或湿度大的天气,海带表面由于某些盐的潮解而■湿漉漉,晴天则呈现卷曲状。干燥的氯化钴失水呈蓝色,■由于吸收水份呈粉红色。■制硫酸亚铁晶体。

10.利用葡萄糖易发生银镜反应原理制小镜子等。

11.结合卤化银易分解原理,冲洗黑白胶卷并放大黑白照片,制简易相纸等。

12.用洗净的砂子(SiO2)作催化剂(取代MnO2)与氯酸钾混和加热制取氧气等。

二、几点体会

1.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要注重因地制宜,使活动易成功,易坚持。

2.活动内容要紧扣教材,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这样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开阔视野而又不太加重负担。

3.应十分注意保护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的活动积极性,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通过几年化学课外活动锻炼,虽然未能进大学,但他们的活动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善于联系社会,就业后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深受社会欢迎。

4.注意“行为科学”知识在活动中应用。“行为科学”认为:人的需要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动,行为指向目标。行为科学产生了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满足理论、期望理论、目标导向理论等。期望理论有个公式:

激发力量(兴趣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5.教师对活动内容的安排不要太具体,不要让学生吃现成饭,要留有余地,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李夏钦 周时超 文)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资源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