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创造力的,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美术,则反映着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并创造出艺术美,它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美术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在学生认真学习美术时,他们会学到很多知识技能,并学以致用逐渐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他们会有知识和身心上的长进;其次在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他们的想象力、视察分析能力、记忆力都会提高。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美术课如同音乐教学一样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状况。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升学考试不把美术作为考试科目不把美术作为考试科目,不少小学把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看作可有可无的学科,有些教师认为美术课只是教孩子学学画画而已,未能从美育和社会人才的需要等角度去看待美术课。以至这几门课一临近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时经常被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占用。一些学校严重缺乏美术教学设备和具备美术专业知识的专职美术教师。有些教师对美术课不重视,美术课大多成为单一传授技巧课。有的教师不是让学生临摹教材中的范图,就是课前由教师根据教材中的范图画一张较大的教学范图,让学生临摹,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则盲从地的以画得“像”或“不像”为标准。这样的教学过程严重的缺乏新颖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试想,学生在这种单一的、被动摹仿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美术课,依样画葫芦,整个美术课堂气氛怎能活跃,学生又怎能愉快开心的学习,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个性又怎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呢?因而,改革美术课堂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积极、活跃、良好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美术的美育功能,是势在必行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积极主动吸取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了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学习的积极性,随着美术课程的被逐渐重视,审美教育的逐步推行,成为很多美术老师冥思苦想的首要问题!
而首要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则是教师首先要了解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教师的一切决策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改变过去的儿童美术教学成人化、单一化、孤立化的局面,代之以儿童化、多样化、序列化。
虽然大自然中到处充满着形象,但儿童对其生活中的所感知的事物并非都发生兴趣,都有所感受。因此,教师应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从亿万形象中挑选他们最感兴趣,最易接受,最能拨动儿童心弦的形象。这样才能促进儿童观察、注意、比较、分析、记忆、想象、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发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教师要运用多种富有美感的教学方法,把美术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做呢?
1、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就如同,爱学生才能爱教育事业一样,要使教学设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易于被学生接受。首先教师自己先要接受,并以一颗童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情趣,即便教学设计再怎么新颖生动,又怎能使学生有一个质的接受过程呢?
2、寓游戏于美术活动之中。小学生有好动贪玩的特点,教师应想方设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灵活运用方法为手段,去创设各种游戏情境,可让学在听听、玩玩、赛赛、学学、做做、摸摸、猜猜等多种游戏活动中参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无拘无束的进行美术活动,兴致盎然的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教师枯燥乏味,呆板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但在运用游戏活动中时,教师应注意游戏活动是为美术教学服务的,而不是喧宾夺主,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师还应注意教学游戏应尽可能多样性、生动性、新奇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寓故事、谜语、歌谣于美术活动之中。小学生对故事、谜语、歌谣等兴趣浓厚,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当地用故事、谜语等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美术教材第七册«十二自肖»时,我先为学生讲了一个关于生肖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留给大家一个谜语,请学生听完故事后猜猜这是什么?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非常的认真,听得津津有味,听完故事后,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谜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将会在这些小故事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及审美能力。例如,在第九册教材«熊猫乐园»时,我就用歌谣导入:
熊猫多可爱,灵巧又稚
一身 白装,四肢黑袖套
双身黑又圆,两眼戴墨镜
小鼻在正中,脸蛋像胖桃
爱吃竹和笋,看谁画得好
这个歌谣把熊猫之形状,身体的颜色及整体特征都描述的很清楚,小学生易理解和接受,并可根据歌谣的提示想象出画面,不仅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而且使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有了一定的提高。
4、在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一堂美术课需要准备的材料之多难以让人想象。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相当紧张,鉴于这些因素,教师可尝试着通过与学生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合作学习会让他们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桐乡实验小学的沈福平老师在上二年级教材中«小纸杯,变变变»这一课时,就利用了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合作学习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动口,动动手,在合作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适当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它凭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不仅让课堂充满了儿童情趣,而且使美术教学效率大为提高,激发了学生绘画的兴趣。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几种富有美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计划,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地学习,积极的学习,轻松的学习,愉快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