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 >> 资源正文
课题:去商店
          ★★★
【字体:
课题:去商店
作者:不详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4

课题:去商店

  教学目标

  1.逐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能够使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体情境中,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并能借助操作,表示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买多个商品时应付款.

  教学难点

  1.会用复名数表示商品的价格.

  2.计算多个商品的总价.

  教学准备

  课前交代学生准备一些物品,并用小纸条标上价格.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去商店购物的情境,通过课件展示商店货物.【演示课件“去商店”

  具体为:书包38元、  钢笔1元2角、书9元8角、铅笔盒12元 

  1.师先引导提出:买一个书包和一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可以怎么付钱?

  (学生算出所需的钱数并说出各种各样的付钱方式)

   教师板书:38元+1元2角=39元2角

  [点评]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买物品的经验不足,因此,这一环节教师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先引出来,节省了时间而且有利于下面问题的展开. 

  2.小组合作讨论,看看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物品会遇到哪些问题?

  (1)应付多少钱?

  (2)怎么付钱?

  每个小组找一人负责记录讨论结果,(教师先做示范)

  记录表如下:

书包38元

钢笔1元2角

  9元8角

铅笔盒12元

应付款

100元

50元

20元

10元

5元

2元

1元

5角

2角

1角

应找回

                               
                               
                               
                               
                               
                               

  活动二:竟猜游戏

  老师给学生准备几个小奖品,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就把物品送给谁作为奖励.

  (每次竟猜前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例如在3元到5元之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点评] 游戏目的是通过激烈的竟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活动三:义卖活动.

  (一)活动准备:

  l.学生捐出自己的旧文具、旧玩具l~2个.

  2.教师将学生捐出的旧文具、旧玩具等标上价格标签.

  3.将教室布置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观众席,一部分放柜台,中间的场地留给“顾客”活动.

  4.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中推选两名售货员,两名记录员.售货员负责收钱,记录员负责把售货员所收的钱记下来.其余同学是顾客,做顾客的学生每人带3~5元钱.用准备好的钱去这些义卖点购物.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卖出最多的商品.

  5.将标好价钱的商品分类摆到柜台上.售货员要对自己所售的商品及价格先熟悉一下. 顾客可选多个商品,并付正好的钱数.

  (二)算一算.

  义卖活动开始之前,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和需要想一想打算选购什么商品,然后将要购买商品的总价钱算出来,再看看准备怎样付钱.

  (三)义卖活动开始

  1.学生按顺序分小组上场,各自进入自己的角色,活动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2.活动结束后,请每小组推选出一名售货员和一名顾客汇报在交易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并说一说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3.售货员将自己卖出的商品和收到的钱帐算好,交给小组长,组长算出总帐,点清钱数交给老师,老师向同学们宣布:“今天义卖活动中收到的钱,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小学.”

  活动四:填一填.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以后购物是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板书设计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