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新教学大纲讲:“英语测试既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测试的形式包括听力、笔试或口试。”而目前依据高中英语新教材进行的英语常规考试却忽略了口试。究其原因,一方面我们对口试的认识或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现成的可供具体操作的测试方法和样式。本文试图就此加以探讨,并努力构建一种较易操作的口语测试常模,供大家参考。
二、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新教材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并把这种观念体现在教学大纲、教法和课堂教学之中,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处理信息的主体。口语测试能以反馈的方式及时调整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认知策略,加深师生相互认知与交流,使学生更深层次参于教学过程。
口语测试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增强言语的得体性意识,更好地了解该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实现语言的文化意义,可以有效地避免语用失误。
口语测试也是外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口试以考查学生口头的交际的能力为目的,和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是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口语中,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如姿式语言)及个性心理品质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对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口语测试也是NMET改革的需要,NMET测试的发展方向以后要转向更规范的水平考试,以摆脱英语应试教育的枷锁,这个有机组成部分,对考试转轨会起促进作用。
三、编制口语试题的基本原则
1、 我们知道,口语的交际能力的生长过程也是学生思想能力的发展过程,即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及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且形成迁移能力,在较广的范围内和较长的时间内起作用。因此,试题编制应对此有充分体现。
2、 试题的设计要较全面反映学生阶段的听说能力,材料的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所选的语言材料应该和学生接触的东西比较吻合,切忌材料过于成人化或专业化。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里有一个功能意念表,可以作为语言材料选择topics的一个范畴,这些topics的选择都是从学生兴趣中来的,functions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3、 试题易于操作,能对学生的学习和英语课堂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拔作用。
四、测试内容的编选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1、 语音语调:学生发音要准确、清晰、语调自然流畅,学生朗读时能恰当地运用意群断句、连读自然正确。
2、 模拟语境交际:按照教学大纲功能意念表选择topics、设计语境、创设信息沟。这要求学生
⑴ 注意语言的交际场境,选择与所处语境、说话时间和场所相适应的言语行为。
⑵ 注意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双方熟悉程度,对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说出合乎
自已身份的话语;采用或严肃或随便的交际风格。
⑶ 注意或直接或委碗的交际策略,如怎能样开始,维持或结束谈话,如何转换话题、
发现问题如何补救等。
⑷ 得体地表达自已的交际意向,如间候,打招呼,打电话、询问、邀请、致谢及道
歉等。
3、 师生自由交谈:主要内容是本人经历、家庭、班级、学校生活、爱好、某地、某人等。老师可事先给定topics,让学生准备。
4、 对某些常见事物或现象发表看法、表达观点:要求学生语言正确流畅、观点明确、表达清楚,语言富有逻辑性。
五、实验情况
我们在设计口试实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实验分层次,按步骤,有阶段的进行。
1、 高一阶段
第一层:高一第一学期
A、口试时间:期未(1-2周)
B、内 容:语音语调,连读、断句。
C、方 法:学生自选文字材料(passage or dialogue)约300字左右,自已朗读录
音,让教师评分或者学生即兴朗读,老师当面评分。
D、评分标准:语音语调自然、流畅、得体;运用意群恰当断句、连读自然正确。
E、评分级别:按优、良、中、差给学生打分。
F、反 馈:首先,对问题突出的学生及时提出改正意见。其次,把成绩作为选
修考试成绩计入学生成绩表。
第二层:高一第二学期
A、时 间:学期未(1-2周)
B、内容及方法:
⑴ 有准备的模拟交际,学生选择好topics,创设语境时行表演,用3-5分钟完成,
老师打分。
⑵ 让学生谈有关的topics(如本人简历、学校、家庭、物理学、学习等),由学生
选topic,接着老师问一些有关的问题。
C 评分标准:
⑴ 恰当运用交际策略,语用得体自然。
⑵ 语言正确、表达充分,清晰。
⑶ 回答问题准确,得体。
D、评分方法及反馈同上。
2、 高二阶段
第三层:高二第一学期
A、口试时间:学期未(1-2周)
B、内容及方法:
⑴ 无准备模拟交际,以2人(或3-4人)为一组,学生抽签选定topic,5分钟
准备。
⑵ 描述某人、某地或某事、学生抽签选定、5分钟准备,接着回答老师问题。
C、其它同上。
第四层:高二第二学期
A、时 间:学期末(1-2周)
B、内 容:对常见事物或现象发表评论或看法。
C、方 法:学生抽签选定topic、5分钟准备。
D、评分标准:
⑴ 语言正确,清晰、自然,观点明确、表达充分。
⑵ 回答问题准确、得体。
3、 高三阶段
第五层: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不再口试)
A、时 间:学期未(1-2)周
B、内 容:即兴演讲(5分钟)
C、方 法:抽签选定题目,5分钟准备。
D、评分标准:
⑴ 语言正确,语音清晰、流畅。
⑵ 观点明确,内容充实。
⑶ 语言表达逻辑性较强。
⑷ 仪表端庄自然。
综上所述,口试按循序渐进、层层入扣,阶段侧重的原则,基本上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兴趣盎然,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任务。下面我们随机抽
取三个年级中三个不同的教学班,口试成绩统计如下:
类别
班级 测试时间 班级人数 优(人) 良(人) 中(人) 差(人)
108 第一学期 60 30 15 10 5
第二学期 60 25 20 12 3
208 第一学期 60 23 22 11 4
第二学期 60 19 25 7 9
308 第一学期 60 14 28 12 6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口试都是主观性试题,老师评分主观因素较大,很难准确客观地给学生打分,只能尽可能反映学生的口语水平。其次,评分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量化指标的确立都有待进一步研讨。
此外,口试作为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高考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象大学PET水平考试那样,应该有指导中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大纲,以便更好指导中学英语教学。
六、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高中推行英语口语常规测试是可行的,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贯彻新教材及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对提高课堂教学及英语课外活动质量,对实施学科素质教育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