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的外语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
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重要条件,英语的实践性,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英语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设置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情景,置学生于真实语言中,是Learn English ,而不是Learn about English,。把英语单词,句子,规则通过特定的训练向学生进行形象的渗透和强化,丰富他们的感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形象性,趣味性,交际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的意义
1、 能激发学生兴趣
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体现在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否融洽师生的感情。事实上,英语课的课堂气氛比其他课轻松得多,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学生上课时紧张,胆怯和畏惧教师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在美国有句座右铭"Learning is fun ."就是表明了这个道理。
2、 能启迪学生的思维
中学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以趣激学,以学激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学生喜闻乐见的幻灯、图片、录像等创设语境激发兴趣,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 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就决定了把培养听说能力放在首位。因此教师要创造和利用语境,加强语言信息的感官刺激,引发学生表达思维的欲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例如:让学生参与游戏、演讲、观看录像等。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熏陶,自然而然,听说的能力就会提高。当今的中考、高考加强口试和听力测试,就是为了这一目的。因此,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语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三、良好的语言环境的创设和运用
如何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呢?近十几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课堂导入营造情景
课堂导入是新课的序曲,不仅要给学生带来亲切,新鲜的感受,还能诱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进入"我要学"的最佳心态。而且课前三、五分钟是学生由心理准备进入角色的时刻,是造成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致的关键,也是学生练习听说的一次机会。因此,我常以"Free talk" 、"值日报告"、"讲故事""Talk about a topic"等来开始新课。有时让学生朗读一篇短文,并向其他同学提问,检测听的效果,最后根据中考朗读标准,给予打分,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些英语问答和交谈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英语思维的轨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为下一步语言学习奠定了基础。
2、实物演示情景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要"先示实物,后教文字"。在教学只靠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的东西,所唤起学生记忆的鲜明性和完整性远不如实物。利用实物教学,既可节约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接收语言信息,使学生不通过翻译手段就能直接理解所学英语,而且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记忆。如教BⅠL49" What color is it?"我特意用"某种颜色的粉笔写某种颜色的单词"例如:红粉笔写"red",白粉笔写"white"。教完单词后,再收集学生的一些特定颜色的学习用品,巩固颜色单词,一堂课下来,七种颜色单词学生都能背诵和运用。在教B Ⅲ L61 "be made of "的用法时,我拿出一些小刀、书、铅笔、书包放在课桌上叫学生运用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s it made of?"进行操练。在这些真实的语境、语意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反应敏捷,回答正确。
3、图片、简笔画呈现情境。
简笔画具有简便易操作,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等特征。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易于学生加深印象,理解所学内容。在教"现在进行时",我画了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猜"What is he/she doing?",还让学生上黑板画和演示某一动作,让学生猜,他们非常踊跃,而且表达流利。在教个子高、矮、胖、瘦时,简笔画形成强烈的对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单词.
4、 语言描述情境
对于某些难以用画显示的情境,可利用语言进行简洁易懂地描述,并可以配上表情、手势,做到绘声绘色,使学生进入情境。如在教"have to do"时首先我提供了这样的语言情境:Today it's Sunday. I want to see an interesting film. But my mother is ill, so I have to look after her at home.在这种语境中,学生很容易理解"have to"的确切含义,再通过一些提供上下文情境的练习,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它的用法。
5、 电教丰富情境
电教手段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在教"bad-worse-worst"时我制作了三张幻灯片分别是三位同学在考试中的成绩: Jim 60分,Tom 50分,Jack 40分,鲜红的分数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Jim is bad. Tom is worse. Jack is the worst. 这就说明了学生们在所给语境下能理解运用所教的知识。多媒体具有容量大,信息多, 趣味浓、效率高的优点.例如JEFC 的 BⅡL71 Ann's birthday party. 学生对外国人的待人接物方式以及文化背景不甚了解, 而且文中生僻单词较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课文的全过程录像,让学生看图像简述,台上台下都为 party 的活跃气氛所感染,学生也学会了待人接物的社交方法。总之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利用多媒体教学,学习语言,讲解清晰,声情并茂,动静并蓄,使学生能更快地接受教学内容.
6、 游戏激活情境
游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 因为游戏教学,既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气氛,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天地。我在教 BⅡ L37 编了一个 "询问职业"的游戏, 六个同学站成一排,各人手持一张关于职业的卡片,学生必须用 "What does he/she do ? He /She is a …" 句型问答,并且开展小组竞争制. 同样的方法在BⅡL45 "一年十二个月份",我复印放大了十二个月份的彩色图片,叫同学运用句型 "Which month of the year is it ? Can you spell it?" 在游戏中,学生个个情绪高涨,积极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7、形体动作创设情景
要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还可以把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形体动作,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及动手的综合能力。在教新教材 BⅡ L85 ,讲授 run fast /faster/fastest, jump far /farther/farthest 时,我叫三位同学上台来比赛"跑步""跳远",同学们争先恐后,表演得就像真的在赛场上一样,不甘落后。于是我直接问 "Who runs fast/faster/fastest ? Who jumps far /farther /farthest?" 学生的答案脱口而出。这种教学形象逼真,生动。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印象深刻,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
以上所述都是我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也是我对语言教学的最浅的初探。语言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创设语境的方法,有待我进一步学习和尝试。
实践证明,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便利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目标,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