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职业教育课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比如,每年到了“万圣节"时,幼儿园老师结合美国人过“鬼节,,的习俗,教小朋友做香甜可口的南,瓜饼。因为万圣节来临时,美国人习惯拿个大南瓜〈也有拿小南瓜的)挖空了内瓢,然后掏出几个洞成为眼睛、鼻子、嘴巴,再点一支蜡烛放在南瓜里,把这个“南瓜神"摆在门口,说是可以“驱鬼"。第二天,这个“南瓜神"又被拿来切、蒸制成南瓜饼,供家人享用,小朋友都很喜欢吃。所以,依照这
个民俗,幼儿园老师就会把一个大南瓜带到教室里,让小朋友参与切块的工作,然后老师在教室里插上电搅拌机、电烤箱,并把制作南瓜饼的糖、蛋、面粉、水的配方和烘烤时间写在黑板上,由小朋友一起参加调制、·烘烤,当香味扑鼻的南瓜饼从烤炉中拿出来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津津有味地分事这一“家政烹调课”的成果。到了小学和初中,教室里都摆放有供学习裁剪、缝纫的工具,学习文秘的打字机以及学习修理汽车的图片等。到了高中,职业教育是每个高中生必修的10个学分课(每学期每门课是5个学分〉,教学地点是社区设立的职业教育中心。各个学校的学生乘坐校车来到职业教育中心,按个人兴趣选择10个学分的职业教育课程。不论是修车、家政、文秘、会计助理或医务助理课均可,既可以选择两门,不同的课,每门课5个学分,或连贯性地把10个学分用于修同一门课,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职业教育证书。所以当学生高中毕业后,即可走上社会就业。这样的教学法就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英文叫做“learning by doing"。
演讲课在中国也许某些大学里有,中小学里则不太多见。而美国的高中生必修《基础演讲》课,5个学分。不仅如此,在初中有演讲训练,小学有演讲学习,就连幼儿园也有演说练习,其教学法称为“分享式教学",英文叫做SHARING。
美国幼儿园的演说练习课,每星期上一次或两次,每次约30分钟。由3个小朋友轮流到黑板前学着讲。老师说“It's sharing time(现在是分事教学时了〉......"一个小朋友先走上来,拿着一个他最喜欢的物品,可以是一个玩具,或文具或小动物或任何一件东西,面对全班小同学介绍说这是个什么东西,什么颜色,做什么用的,从哪里得
来的,为什么喜欢它......,然后学着老师的口气问大家“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下面坐着的小朋友就会纷纷举手提问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颜色?'",是谁送给你的?"“多少钱?"“我可以摸一下吗?"他就会一一回答各个提间,然后才走下来,换另外一个小朋友上去演说}这样,每一个小朋友都有机会上到黑板前,模仿老师神态,把自己对某个东西
喜爱的感受与全班同学分事,既锻炼了胆量和口才,又互相学习,增长了见识。经过这样从幼儿园开始的训练,到了小学加中学的学习,到了大学的课堂里,难道学生们还会仅仅是被动地坐着去听教授讲课而一言不发,不敢提问吗?那些竞选学生会主席、市长、州长、国会议员以至美国总统的候选人,不就是这样的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