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赏识是标,尊重是本
        ★★★★
【字体:
赏识是标,尊重是本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小桥流水人家:表扬当然可以让人兴奋,不过,上升到一种教育模式,是不是太牵强了点。推崇这种理论的人,可不可以着样设想:追踪一名教师,实录其三年的每一节课堂教学。我想待到第三年时(也许要不了这么久),如果学生对这一套还有”感觉“,那么你认为教出这样的学生,他们今后将更多的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发挥你的想象,大胆的猜,错了没关系)如果学生对这一套不感兴趣了,那么这种教育有多大存在的必要?总之,苦了广大的教师和无辜的学生。  
    自清:我是一个即将走上教育岗位的小学教师。对于以上的几段文字,我以为有言过之字。不管是一种教育模式还是一种教育思想,它都不是绝对的。取得的效果如何与很多因素有关。从孩子的成长心态上讲,我认为赏识教育是一种不错的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只是很多老师不具备运用好它的技能而已。不能因此而否定了赏识教育!  

    丑儿:赏识教育是我们在教育中赏用的方式方法,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在现实中的确存在着应用不当的例子,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才能把赏识教育用好!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同行能用好赏识教育,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步步高:我们的教育系统总是处在偏激之中,不是肯定一切,就是否定一切,请问,这样的思维,能培养出什么人才?我们的领导总是为了便于管理,常常拿出他们那屡试不爽的武器,找个所谓的权威来吓唬敢怒不敢言的中国教师,我们心理何不曾明白,教育是多方面的,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些人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的。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迥异不同的学生,施行的方法也只能所谓的因材施教,他们领导不懂么?也许是我真的不懂了!  

    三少:我认为“赏识”应基于实事求是的前提,并且该“赏识”时就“赏识”,该“批评”时就“批评”!如果一味胡乱“赏识”,必然混淆视听。君不见,如果某领导常“赏识”某老师之后,就不会有人指出其“不足”了某人一出名就什么缺点都没有了。那也是“赏识”副产品。  

    tyyk94pg:学生犹如田野庄稼之幼苗,赏识犹如农夫浇灌之清水。水太少,幼苗会因旱而死;水太足,幼苗会因涝而亡。赏识、批评都有个度。一味地赏识,或者一味地批评,都不足取也。  

    王老师:赏识是为了尊重人,是以人的自尊心为突破口来激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它用在教育上,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它不能代替所有的方法,也不是灵丹妙药。  

    清韵: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不管教育的地理区别,也不管各地的具体情况,用行政的手段规划教育的方式。只要有一人说过好,就满世界地追。然后就全是一样的教育。发觉不对时,又全盘地否定。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就不觉得累?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