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做、玩玩、聊聊、写写
小语中年级教材有篇“做不倒翁” 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观察老师用蛋壳做不倒翁,并把过程有顺序地写下来。为能达到训练要求,我认真地设计,师生先一起制作不倒翁,做好之后玩一玩不倒翁,欣赏不倒翁的大肚皮、小脑袋、尖帽子、粗胡子,拨弄它一下,就一摇一摆地晃动,煞是逗人喜爱。然后再一起“聊天”,为什么不倒翁有时倒有时立?脑袋、帽子、胡须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颜色?你能不能和不倒翁说些悄悄话?能不能给不倒翁取名,并说说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最后,聊聊制作的过程,就这样边做边玩边聊,学生觉得轻松,有话可说,本次习作的重点——“把制作过程写完整,写连贯”也就水到渠成了。
走走、看看、聊聊、写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如何让学生主动地留心周围的事物呢?师生一起走出去,边走边看,边看边聊是个好办法。
《春姑娘给大地带来了什么》一文,把春天写得很美,学生很喜欢朗读。我问学生想不想自己去找春天?他们迫不及待。于是师生一起开开心心地在校园四周走走看看,争着讲自己的发现:“老师,我看见树枝抽芽了。”“老师,我闻到花香了。”“老师……” 我顺势引导:“那再看看树技抽的芽什么样,花开的样子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在师生走走、看看的聊天中得以落实。叶圣陶说过:“我们作文要写成诚实的,自己的话”,“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就怎样写。”通过自己走走、看看,互相之间聊聊所见、所感,笔下就能真实、生动地描写出校园的春天。
读读、想想、聊聊、写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选学课文《七色花》,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这个童话故事学生很感兴趣,读着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像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何不借题发挥,让学生“发散”一下,假设自己也有一朵七色花会出现些什么事呢?只要师生共同聊起来,同学们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用花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有的用花瓣修补地球周围的臭氧层;有的用花瓣勘探出地下丰富的矿藏;有的…,他们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创造想象,写出了生动的《假如我也有一朵七色花》。
画画、猜猜、聊聊、写写
俗话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写作本来是一件趣事。我采取了画中聊、聊中写的习作指导办法。
作前先布置学生收集《盐城晚报》的“世象漫画”,并举办了毕业于射阳中学的漫画家吴丹的漫画选展,之后让学生各自构思画漫画,再相互猜想内容,组织聊天,选材习作。活动中学生各自选择了最感兴趣的内容,写出了不少充实新颖的作文。有个学生画出了“猫鼠交友”的优秀漫画,同时也写出了佳作。这种活动不仅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情趣。
编编、演演、聊聊、写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解决小学生写作难,首先是尽量丰富他们的生活实践,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六.一”文娱会演和校园艺术节,我们班的节目大多是同学们自编自演的,在编演的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每个角色的特征,研究推敲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大家以聊天形式来点评“演员”的动作和语言,最后把过程写下来。通过参与实践,体验情节,观察生活,合理想象,他们的作文逐步地写得具体、生动了。这种编编、演演、聊聊、写写的习作指导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聊天作文是开放的,动态的,决不仅仅以上五法,还可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去设计出第六、第七、第八……例如指导写观察日记,低年级可采取比比、赛赛、聊聊、写写的方法;高年级学生因为知识面宽一些,接触社会老练一点,可采取察察、访访、聊聊、写写的方法,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写调查报告和采访录。
(江苏 陈学安 摘自《四川教育》20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