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导 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一节作文指导课,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
二、新授
(一)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1.一说到“变”,你们最先想到的是谁呀?
2.想一想,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都能变成什么呀?
3.教师小结
4.明确习作要求
板书:想象丰富
美好愿望
(三)创设情境自由想象
1.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和孙悟空一比高下呢!咱们也来变一变呢?想一想,你也在变,你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变呢?
2.你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自己变成了什么呢?让我来猜猜看。
(四)口语交际丰富想象
1.孩子们,快睁眼,谁来说说。你变成了什么呢?
生生交际
(1)你变成了什么?
(2)为什么这么变?
(3)你想做什么?
(4)你有什么愿望?
3.教师小结:
其实,把刚刚你们这一个一个的问题串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五)小组合作学习
1.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2.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3.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三、习作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你可以给文章,自己加个小题目。
学习读习作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观看动画片。
学生在乐曲中完全放松,展开想象,沉浸其中。
生生之间热烈地交流。
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习作。
明确习作主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提炼想象的思路,拓宽想象的范围。明确习作要求。
在富有意境的乐曲中使学生身心放松、自由想象。
在口语交际中使学生感悟到习作的思路。“说清楚”,为“写明白”奠定基础。
渗透习作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拓宽思路,丰富“变”的过程。
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变
想象丰富
美好心愿
讲 评 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3.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习作要求
二、新授
(一)创设情境
课件(各种图形──各种想象中的事物)
展示学生习作中的例子
(二)自主选择范文讲评
例1:巨人习作例子
引导学生补充完整情节
例2:百元大钞
引导学生修改用词
例3:眼睛
引导学生想象丰富,补充情节
(三)同一故事不同的愿望
1.同学们,你们一起看看白云的故事吧!
2.学生介绍
3.学生评议
4.小结:看来,我们不同的同学即使变化成同一种事物,他们所表达的美好愿望也是不同的呀!那也就是说,即使我们所选择的材料是相同的,但是我们所呈现的内容也可以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
(四)小组合作
1.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更多的故事呀?(想)请4个人为一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你们交流一下,把自己的故事与小伙伴来分享吧!
2.小组交流
(五)修改
同学们,在交流中大家一定又有一些新的想法了,一会儿就请大家来修改修改你的作文,在动笔前一定要认真读读老师的评语。考虑考虑怎样改。开始吧!
(六)佳作赏析
1.巨人:刚刚同学们给你提了个小建议,你修改了吗?就读你修改的部分。
2.眼睛:我们刚才对你的期望是什么来着?想知道你长得什么样?读读修改的这一部分吧!
3.还有谁愿意读你的故事呢?这是你自己的作品,能读出你的感受来吗?(配乐)
三、结束
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读读自己的故事呀!魔幻大门又一次打开了,时间老爷爷提醒我们旅行即将结束了。孩子们,在想象王国中你们每个人都是想象的主人!相信当魔幻大门再一次打开的时候,我们想象故事一定会怎么样?
在课上没有修改完成的同学不要忘记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修改。
学生进入情境,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做着动作展示自己。
学生读文──主动请同学评价
学生读文──主动请同学评价
学生激动得流泪。
学生读教师评语。
学生读文──主动请同学评价
学生读教师评语。
学生分别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听后自主评价。
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学生修改习作。
学生读自己修改的部分。
学生配乐读文。
明确本节课的习作要求。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赏析的兴趣。
创设情境感受同学们习作中的突出优点:想象丰富。
指导课讲评课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将“说”与“写”协调统一。
注重多元评价,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家长评价中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完善学生的修改思路。
根据习作表达的需要,将想象不断丰富起来、习作内容相对具体。
在赏析中使学生感受选择的材料是相同的,但所呈现的内容可以是不同的。
小组合作中与学习伙伴分享习作的快乐,并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
自主修改
佳作赏析快乐共享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再次写作的兴趣。
教师简介
马蔷,女,28岁,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荣誉称号:2004年9月北京市宣武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03年9月宣武区教育系统先进个人;2004年3月宣武区“骨干”教师。2002年12月,代表北京课改实验区在全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中作课《识字4》。此课录制成光盘与小学语文一册(下)教学参考同步发行,并获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收录在《新课程小学语文精选课例》中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非典期间”录制了空中课堂。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形象思维训练学生语感》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征文一等奖,并在《中国电化教育》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