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
【字体:
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4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当前,在小学生当中存在许多有着特殊需要的教育对象,被教育界称作特殊学生。可将这些学生分为超常儿童、听觉障碍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肢体障碍儿童、多重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
据统计,我国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含特教班)的就有55、4万人,占特殊学生总数的84、7%。
在我国, 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的时代即将到来,他将与国际上倡导的“全纳教育”相呼应。全纳教育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教育,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教育,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会活动,减少学生被排斥的教育理念。
我校现有学生1508名,32个教学班,在如此庞大的小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特殊学生,他们身上的特殊性与普通教育所采用的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正日益深化。所以,我们对特殊小学生的关注正是弥补了普通教育中的不足。
中国几千年以来所谓因材施教式的教育方法几乎都停留在教授知识的层面上,很少注意心理层面上的因材施教。而我们对特殊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无疑拓展了因材施教理论的内涵。
我国小学心理教育刚刚起步,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只重视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对在学校当中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却重视不够,我们对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研究正是要在普通教育当中寻找和探索一条针对特殊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当前社会极为重视超常儿童或正常儿童群体的发展和教育,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全纳教育”是“一个不能少”的概念,是用普通教育方法将特殊群体纳入普通教育当中。我们所以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个案研究,是要用一种特殊方法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心理教育。
2 课题界定和支撑性理论
1 课题界定
"特殊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的学生。所谓“特殊学生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就是指教师如何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对有学习、行为、情绪障碍的特殊学生进行辅导的个案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2 支撑性理论
1 因材施教理论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论。
2 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咨询、辅导和预防矫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三、研究的内容(含子课题的设计)
1 特殊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
2 学习障碍学生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3 行为障碍学生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4 情绪障碍学生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
5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6 国内外对学习障碍课题研究比较混乱,不同组织、机构对学习障碍定义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
7 关于行为障碍的研究,国际国内的研究当中几乎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
8 关于情绪障碍的研究,国际国内主要是从生理及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为主,且注重从病理学角度进行研究
9 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根据研究的目标、过程所进行的具体研究方法设计
10 问卷法:教师运用心理学问卷对受测学生进行筛选,寻找出符合个案研究目的的特殊学生。
11 观察法:教师在一定时间之内对个案特定行为表现或活动进行考察,收集较全面的资料,为分析个案提供材料。
12 访谈法:通过教师与特殊学生的交谈,了解掌握特殊学生的心理特征、态度、期望、动机、知觉和行为特征。
13 心理测验法:教师借助量表对特殊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系统的心理测量,教师可用此法来评估个体的某些心理特征。
14 经验总结法:教师对于研究的进展情况、结果,通过经验交流、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六、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包括阶段时间的划分、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2001、9——2002、6)
(1)选定参与研究教师和所研究的特殊学生。
(2)召开研究教师会议,了解国内外教育科研动态,参考文献,收集资料,商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3)根据研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
个案研究阶段(2002.6——2004.2)
通过观察论证确定研究对象。(2002.6——2003.1)
观察、搜集、分析研究对象的资料。(2003.1——2003.11)
研究论证辅导方案。(2003.11——2004.2)
实施辅导策略阶段。(2004.2——2004.6)
每学期举行4次研讨会,交流计划、经验及所遇问题,期末进行论文交流,成果展示。2003年9月进行中期实验汇报,请专家指教。根据个案研究情况不断修订方案,对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索、探讨并列出具体研究计划进行专题研究。由于本课题为个案研究,需要有长时间跟踪研究过程,才有可能得出较客观的结论,所以课题有可能会申请延期。
3、总结阶段(2004.6——2004.9)
整理资料,撰写专题论文,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等,为终期结题报告做准备。
七、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课题组主要成员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近期参与的课题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经费投入、资料设备、实验条件)
本课题由我校校长、硕士研究生杨林国亲任组长,组员为近年以来参加市级心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青年教师,研究教师的总体专业水平较高,精力旺盛。学校对课题组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保证、经费保证,心理辅导室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整修,以上条件均能够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八、成果形式:
1、终期总结(研究报告、小结、论文或论著、心理辅导室的辅导记录、学生心理档案、相关调查问卷)。
九、课题组成员名单:
组长:杨林国余杨
顾问:王振芳单道华
副组长:周艳
组员:王菊、袁萍、陈玉林、袁晖、甘泉、腾昌英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