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关于
          ★★★
【字体:
关于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关于“班级授课制”的畅想
——读《窗边的小姑娘》有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小豆豆”。她不是我学校的学生,也不是我村上的小女孩,而是黑柳彻子《窗边的小姑娘》一书中的主人公。《窗边的小姑娘》出版于1981年3月5日,是本半自传式的当代纪实儿童小说,在日本影响极大。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真实的童年生活,更描写了一位可亲可爱的教育家:小林一茶先生。他独树一帜的儿童教育法令作者怀念至今,要是没有这位小林校长,“小豆豆”这样古怪率真的孩子在别的学校恐怕很难好好的成长。
    初识“小豆豆”,不禁为她的古怪率真忍俊不禁。诸如:“长大了想当间谍”的古怪理想;上课时和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搭话;喜爱的钱包不小心掉入粪池而去掏了半天的粪便……
    再识她人,又不禁为她家庭的宽容而欣赏,尤其是豆豆的妈妈。我想现在无论哪位“好”妈妈也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每天把衣服撕成一条条的吧?感怀于她说,“不管怎么说,豆豆还是找了个借口,这和以往是不一样的,说明她肯定已经把衣服问题放在心上了。妈妈不禁在心里称赞了一句:‘真是个好孩子呀!’ ”
    “妈妈决不自己开口说‘你要做什么什么’,但只要豆豆说出‘想干什么’,妈妈马上答应,从不多问,并替她办好孩子们无力解决的手续。”    
    又识《窗边的小姑娘》,就完全被小林宗作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所折服。诸如:
    “校长又为能培养出这样心灵美好的孩子而感到庆幸。”
    校长时刻放在心上的原则是:周围的大人们怎样才能不损害孩子们天生的素质,并使这种素质成长起来。他常常感慨地说:“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看到青蛙跳进池塘这种现象的人里,能够写出‘古池塘,青蛙蓦跳入,水声响’这种绝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这样大诗人一个人吧?而看到铁壶盖被里面的蒸汽顶起来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顿一个人吧?“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有心不解其真、既无感慨亦无激情……之类也。”
    校长先生关于“给孩子们穿不怕弄脏的衣服”的建议,作为成年人的考虑来说,实在是太理解孩子们的心情了。
    一、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班级授课制在使用初期,的确有其进步性。能够大面积地提高受教育学生的人数,节约教师能源。但唯物辨证法认为,一事物总是辩证地存在,有其合理的地方,便有它不利之处。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的班级授课制,认为课堂里的桌椅按几何图形一行一行地排列着,只是供儿童“静听”的,不利于儿童的活动,这样的排置不仅在形体上束缚了儿童,而且更严重的是束缚了儿童的思想,使儿童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他指出,儿童之所以厌恶学校,厌恶学习,完全是由于学校的气氛太令儿童感到压抑,比如狭窄的课桌,繁重的课业,默默静听等,都是儿童不喜欢的。
    杜威主张开展室外活动,设置活动教室。他提议,教学活动应尽量在室外进行,让儿童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如果教学活动必须在室内进行,也不要设置固定的课桌椅,应允许儿童自由地选择座位。
    二、“班级授课制”的畅想
    1、不固定座位。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上课的位置。今天坐这儿觉得好,就坐这儿。明天我觉得那儿好,就坐在那儿。这种“自由”,显然很受学生的喜爱,从最简单的地方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2、不固定课表
一般的学校里,如果第一节课是语文就上语文,第二节课是算术就上算术,都是按照课程表的顺序上课的,但这个学校却完全不是这样。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所以,不管是语文也好,算术也好,学生们都是按自己的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作文的孩子在写作文。坐在后面的孩子爱好物理,就点燃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地往上直冒泡儿,或者又把什么东西引爆了。这种情形在每个教室里都能看到。    
    这种上课的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的个性。再者,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也可以从自己喜爱的学科做起,这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即使那些不喜欢的学科,只要在放学以前做出来就成,所以他们总是能够想办法完成的。而且,自习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如果确实搞不懂了,就或者到老师那里去问,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座位来讲解。一直到完全领会为止。还可以从老师那里领来例题,再继续自习。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因此就等于根本不存在学生呆呆地听老师宣讲这种情况了。     
    3、活动教室。
    在一般的学校里,对于要给学生传授某种知识的人,肯定会有什么“老师资格”啦等各种各样条件限制的,而小林校长却根本不管这些。他认为,必须让孩子们看到实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所以给学生讲课的,可以是有丰富经验的农民,也可以是专业的舞蹈演员等。另外,课堂可以是教室,可以是图书馆,可以是食堂,更可以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
    记得书中有一段是这样的: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时,就把当天所有课程的习题都写在黑板上了,等到大家鼓足劲在上午把习题全部做完,到下午一般就都是出去散步了。在这一点上,无论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六年级的学生全都一样。一出校门,九名一年级同学便把女老师围在中间,沿着一条小河走去。小河两岸栽种着一排排高大的樱树,直到前几天还开满了樱花。此外便是一望无际的菜花田。天空碧蓝碧蓝的,到处都有数不清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大约走了十分钟左右,女老师停住了脚步。她用手指着黄色的菜花说:“这是菜花。它为什么要开花,大家知道吗?”接着女老师给大家讲了雄蕊和雌蕊的问题。学生们都蹲在路边仔细地观察那些菜花。老师说:这些蝴蝶正在帮助它们开花。确实,那些蝴蝶真好象在帮忙似的,显得十分繁忙。
    这种散步,对于孩子们来说,表面上好象是自由游戏的时间,实际上却学到了宝贵的理科、历史和生物学的知识。而这一切又正是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的。
    4、以“人”为本,发展个性
    巴学园的学生们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什么“走路时要整整齐齐地排成一行”,什么“在电车里要肃静”,或者什么“吃剩下的食物不要随便乱扔”啦,等等。一些良好的品德和作风,比如:见到比自己小或者体弱的人就推推撞撞,甚至欺负人家,这是可耻的;看到不整洁的地方就要自觉地随手打扫干净,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渗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去的。尽管如此,有的事细想起来还是不可思议的,就拿“小豆豆”来说吧,几个月前还因上课时和化装广告宣传员讲话而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可自从来到巴学园的那天起,她也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了。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小豆豆”正规规矩矩地和大家坐在一起去旅行,如果让以前那所学校的老师看到了,她肯定会说:“小豆豆变啦!”
    校长每次遇到小豆豆都要对她说一声:“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每逢这种时候,小豆豆脸上都会甜甜地一笑,然后又蹦又跳地答道:“是呀,我是好孩子!”
    的确,小豆豆身上确实有很多好孩子的表现。比如:对同学诚恳热情,特别是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同学,当他们受到别的学校孩子们的欺负时,小豆豆总是扑上去揪住那些孩子不放,即使自己被打哭了,也要帮助被欺负的孩子;当看到受伤的动物时,她也要拼命地去护理它们。不过,另一方面,每逢遇到希奇的东西或是发现有趣的事物时,她也十分好奇。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好奇心,也曾惹出过好几起令老师们感到吃惊的乱子。例如,轮到卫生值日的时候,她就把电车教室的地板盖掀开,把垃圾倒进去,然后想重新盖好时,却盖不上了,因而引起了轩然大波。而这个地板盖本来是为了检查电机时用的,却被她眼尖发现并给掀开了……。还有,有一天不知听谁说牛肉能大块大块地吊在挂钩上,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用一只胳膊一动不动地吊在学校最高的那个单杠上。一位女老师问她:“怎么啦?” 小豆豆高喊:“今天我是牛肉!”随着喊声一下子从单杠上掉了下来,口里只“哎哟!”了一声,一整天也没有吭气。还有一次午休的时候,她正在学校后面没事闲逛,看到路上放着一张打开的报纸,这下她高兴极了,老远就加快脚步猛地跑了过去,一下子就跳到那张报纸上,结果“扑通”一声掉进了齐胸深的淘粪口里。原来这是清扫工在打开淘粪口,怕臭味飘出来,临时盖了一张报纸在上面,……。类似这种自找苦头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过,遇到发生这类事时,校长绝不把小豆豆的爸爸妈妈找到学校来。对其他同学也不例外。这类事总是在校长和学生之间来解决。就象当初到巴学园那天听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一样,不管哪个学生惹了乱子,校长都能听他们的申辩。即使是文过饰非的辩解也能听下去。而且当“那个孩子确实做错了事”时,或者那孩子承认“自己不对”时,校长也只是讲一句话:“去认个错吧!”
不过,关于小豆豆的情况,校长似乎肯定已经听到了学生家长或老师们诉苦和担心的呼声。所以只要碰到机会,校长总是对小豆豆说:
    “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
    倘若大人们听到这句话并仔细琢磨一下,是不难发现其中的“真”字包含着很深的涵义的。也就是说,身为校长的小林老师想要告诉小豆豆的意思是:“在大人们的心目中,大家能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说明你不是好孩子,但你真正的品质并不坏,而且有好的一面,我作为校长兼老师是完全了解这一点的呀!” 遗憾的是,小豆豆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涵义时,已经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不过,尽管小豆豆当时还不理解内在的涵义,但有一件事确是事实,那就是在她心灵深处树立起了信心,使她确信“我是个好孩子”。而且促使她每当要干一件事时,首先就会想起校长的这句话。尽管她往往都是在事过之后才想起来,并在心里抱怨自己一句:“哎呀!怎么又忘了?”
    而这句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定对小豆豆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至关重要的话语,在豆豆就学于巴学园的整个期间,小林校长是一直挂在嘴上来鼓励她的。这句至关重要的话语便是:“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神奇的教育世界,如果真能有一天,在中国的课堂中有这样的“小豆豆”,有这样的教育形式,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