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品味过程,乐在其中
        ★★★
【字体:
品味过程,乐在其中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品味过程,乐在其中
广西梧州市平民路小学    吴云
一个退休的老人说:“过去带自己的子女时,觉得好累好累,一点乐趣也没有。现在退休带孙子们,却觉得其乐无穷,不管孙子们多丑多调皮甚至比自己的子女还要难侍候。”一句很普通的话语,让我体会到了累与不累,乐与不乐,其实都取决于你的价值取向。过去,老人带子女,想的是子女快快长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退休了,带孙子时,想的却是我的孙子们怎么可爱怎么长大了。俗话说,“施恩莫忘报。”我们重视过程,咀嚼过程,才会品味出其中味道来,其乐才会无穷。
读书活动在我们小学中一搞就搞了几年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个中队辅导员,如果看重结果,那我算是一个失败者:学生并没有因此出类拔萃,自己也没有创出什么佳绩。老师还是老师,辅导员还是辅导员。但是如果去细细品味每一主题的读书活动过程,也算是有了不少的收获:学生从不想读书看报到争先恐后地读书,关心时事;爱读黄书到要读好书;不会读书到会想象读书,会表演读书。而我也从知识贫乏到认识有一定水平;写作指导生硬到能切合实际,生动活泼;轻视中队阵地建设到积极主动布置好组织好阵地的各项建设;辅导员工作能力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惊人地得到了提升……细数来,各次主题的读书活动,的的确确在伴随着我成长。
一、 乐在“知识渊博”中。
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读书活动中,我自恃自己堂堂中专生的学历,对这次活动掉以轻心,把这次的读本翻也没翻过。在中队主题会中,中队长主持环保知识竞赛,一个“保护动物重要不重要”的问题,引起了队员们的争论:有的说保护动物很重要,动物们灭绝了,人类也不可能生存;而有的说,一些动物危害人类,如果还保护这些动物,人类不是早于动物灭亡?有的说,我们应该既保护又不保护,即保护好的动物,杀死不好的动物;有的说,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不管它们是好还是坏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提出这些问题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争论得如此激烈,还是首次,中队长忙把目光投向了我,希望我这个中队辅导员给她解围。我呢,在一边苦思冥想,在自己的仅有的知识里好不容易才搜索出一个“生态平衡”的词来,在中队长的企盼中走了出来,清了清喉咙说:“大家刚才议论的中心是动物该不该保护,以及如何保护动物。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生态平衡的问题了。”话音刚落,学生已纷纷举手问:“老师,什么叫生态平衡?”我用我贫乏的知识解释说,就是生物和人达到一种平衡。学生们更是不放松,怎么才算是一种平衡?到底什么是平衡?人和动物混在生活就叫平衡?……问题像雨点,无情地打落在我身上、脸上。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真理又一次得到了印证。我定了定神,权威地说:“这些问题,在我们这次环保读书活动的读本中有详细的介绍,让我们一起静静地阅读,看看谁最快弄明白,来告诉老师同学知。说真的,老师对这个问题还是不很清楚呢?”一片安静的阅读代替了刚才的争论不休。我的理解,学生们的理解,让我深深地懂得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
自此,每次的读书活动的读本我都认真阅读,在此基础上,我还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在队员们激烈讨论中,在评改学生的读后感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孔子说:“不耻下问。”一点也不错。不知不觉送走了一届毕业生,迎来了又一届新生。今年,开展了“开创新世纪”的读书活动,面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怎么给他们解释改革开放呢?我结合读本的连环画的形式,用讲故事的形式叙说自唐朝开始开放到现在的改革开放。有一学生惊喜地说,“老师,你真厉害,这么久的事你也知道?”这乐,比什么都好。是啊,一名老师,不管你有多累多忙,你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给人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一信念,我不满足于已有学历,不断自学再自学,让自己的学历更高再更高。
二、 乐在“日新月异”中。
刻舟求剑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万事万物时刻在变,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适应时代的变幻才行。否则,必然会像那个人一样,落后于时代,无法找回自己的所要的了。当老师也一样,一天有一天的提高,一年有一年的进步,不能天天如此教,岁岁月月老样子,学生厌领导烦自己也讨厌了。回顾这几年的读书活动,一些教法的改进确实有赖于活动。
1、 读要变化方法。
一个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自一踏上讲台开始,我就在读的指导方面作了许多的探讨,读的姿势研究,读的指导时间安排,还有对读的评价上研究……但是这么多的研究,落实好感情朗读却总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标。一个“死胡同的研究”到底何时才会结束呢?一次关于爱祖国的读书活动的中队主题会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可以说,是读书活动给了朗读指导新的生命。
我记得那是中队长、中队委员们几个策划的,题为“你会读书吗?”。事前我只吩咐他们,要想办法让队员们好好读懂今次的读本,以便写好读后感。在中队会上,中队委员们居然推陈出新,先让队员阅读,然后用考IQ题和表演的形式来检查队员读的效果。“你读第二章的第一段要多少时间?”“你能把以下同义词表演出来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使队员忙碌了好一翻,谁知答案却另外一个,而且还让你捧腹大笑。“读第二章的第一段要五秒?”“什么,这两个词都可以这样演?”……队员们的惊人想象力、出色的表演天份在我的面前一一展示出,让我不得不承认,这次队会的默读比语文课的读更有效。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在以后的语文课进行了反复尝试,“死胡同的研究”终于结束了,读的方法研究才是我们语文老师探讨的关键。描写景物的《燕子》、《高粱情》、《荷花》的课文,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读,读不好的让学生思考,你脑海中景物是怎样的?这样的景物应该怎么读?学生的想象力确实让你惊叹,读在想象周围,收到了以前从没有过的效果。在一些与学生距离远的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马背上小红军》、《将相和》,我们可以指导表演朗读,让学生在想演、论演、表演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而读出课文中的情,课文中的意。
今年,我们学校安排了一节校本课程:品读课。如何上呢?大家心里都没个底,于是我们语文老师一人上一节研究课来作个探讨。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运用上我的想象读、表演读。老师们听了以后,感叹到:“真是耳目一新,你真是日新月异,天天都在进步啊。”进步了就好,我要的就是它。
2、 写要活泼求异。
写作指导,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必修课,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写作指导的目的一般都满足于会写就行了,怎么才写得更好,更有看头,似乎是尖子生的本人修为,并不关我们语文老师的事了。可是自有了读书活动后,这一传统受到了打破,要指导好学生写读后感,内容一样,如果也像平时一样的指导,势必造成五十人一篇读后感的现象。针对这一种情况,我围绕“感”的不同拟出了几个命题,让学生择一题目写读后感。结果文章是不同了,但却读来毫无感情,没有一点看头。面对着一天天将近的征文比赛,我着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
正在这时候,学校要我们高年级的中队开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知识辩论会。我们中队设立了正方和反方,围绕“环境美与人类的关系”进行讨论。在沉默中慢慢地开始了。正方有书为证,次次占尽上方,反方只有“挨打”的份了。为了让学生得到锻炼,我临时决定调一些口头表达好的同学过反方去,还用一些语言激起他们的斗志:“你们在正方太委屈你们,一点也没看出你们的能力。到反方来,让大家看看你们的厉害!”果然收效甚佳。他们居然说,环境受到污染才好,安逸让人懒惰,美好的环境让人们忘却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污染后才会觉得保护迫在眉睫;环境不污染,人们根本无法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环境污染后,我才多么的怀念过去的干净、美丽。污染了并不全是错……学生活跃的思维,一下子让我茅塞顿开,写作指导也应如此,从思维的各个角度去指导,采用活泼的辩论会、朗读赛、文艺会、演讲会等形式,让我们的队员寓写于乐中。
抓住那次辩论会,我指导学生写一写“环境保护之我见”,因为有辩论会为基础,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激活起,《消失也好》出炉了,在这次征文中获得了二等奖,是学校的唯一。自此,我的作文课多了许多欢歌笑语。有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没上作文课,学生一定会问:“何时再上?”其它老师听了羡慕得不得了,“怎么你教的学生那么爱作文?”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努力并没有白费,心里甜甜的,一直甜入心肺。
3、 练要丰富多彩。
语文课到了复习阶段,枯燥乏味的重复抄写、诵读让学生烦,让老师恼。在读书活动中,由上至下规定的各项比赛:演讲、讲故事、知识问答等。迫使着我们辅导员想办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中尝试运用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提高本中队或个人的比赛成绩。就在这无意中,我终于掌握了练要丰富多彩,可以采用成语接龙、知识问答、故事巧改、片断演讲……的形式。复习课,学生不烦,老师也轻松了。
一天天在变,年年在更新,只有这样,我们老师当得才有意义,才有成就感。
三、 乐在“稻米飘香”中。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但是,我认为还要补充上,没有上次的成功,也就没有下一次更进一步的成功。指导写读后感,一开始,总没有自己指导学生的份,看着别的老师的笑容,觉得我是没有这方面的能耐的了。放弃的念头滋长起,工作就不如以前那么积极了。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领悟到指导写作要求异、要活泼生动。于是学生的作品一下子让学校领导刮目相看,一会儿是优秀奖,一会儿是三等奖,一会儿又获得了二等奖,一次次的奖励让我的信心大增。工作又充满了动力,失败也不怕了,因为这些鼓励让我看到成功的曙光,看到希望。
教学相长,说得不错。在队员们随着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一点点地进步下,我的辅导员工作也越做越有成效,有关的经验总结的论文也越来越受到同行的重视。《培育英才,从读书开始》一文,有幸编入了读书活动结验总结的论文集中,取得了优秀的奖励。读书活动中经验得到了全国辅导员们的肯定,我工作辛劳得到了回报,这种乐,让我无法用恰当的言语表达。成为市的“十佳班主任”,也再一次把我的辅导员工作的成绩作了完美的小结。这一些成功,让我对今后的工作充满激情,知道自己的路是走对了,只要我继续努力,不断加劲就行了。
这一切的“稻米飘香”,无不源自“读书活动”。让我们活跃在读书活动中,不断发现,不断挖掘。愿今天的耕耘,为不久的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四、 乐在“春风化雨”中。
在教学中,我们心里脑里想的就是,这会儿我们的学生要达到什么?因而,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的老师的心情总是绷得紧紧的,像拉满的弓弦一样。实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不仅没有靠近,还越离越远。这的确是我们老师的悲哀。
记得有一次,在读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际,我发现了我们中队有很多队员都去阅读那些“黄色”漫画。怎么才可以让他们爱读好书,远离黄书呢?什么办法都想过了,成效都不大。后来,我决定用民主的交谈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对着其中一个队员说:“你爱看的这本书,能让我和你一起分享吗?”一句平等、朋友般的交谈一下子消除了孩子的疑心。“不行,你不能看。”“为什么?难道老师不能看?老师不能看的书,你怎么这么喜欢看?”打蛇随棍上,说完后,我顺手拿出读书活动中读物来,里面的知识一点一点地和他交流,结果一翻细心的“明查暗谈”,读黄书的现象基本消除。经过这一实践,“春风化雨”的教化逐渐掌握,慢慢地熟悉,喜欢上。乐在“春风化雨”中,我要好好感谢你,读书活动。
在乎过程,品味过程,我们才会乐在其中。是的,这正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座右铭一样:自得其乐,善于娱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好好乐一乐,我们不去着眼于那个结果,轻轻松松地去大干一场!
2003年5月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