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学生的偷窃行为
一、 案例介绍
叶某,女、8岁,该生聪明,学习成绩优秀,但嘴比较谗,爱买零食吃,有拿父母钱去买零食吃的习惯,还被班里的同学揭发她拿别人书包的钱及漂亮的文具等。
二、 行为原因的分析
该生在被发现偷窃东西时,她矢口否认,经过老师几天访问调查,找学生进行证实以及对她讲道理,她终于承认了自己行为,而引起该生偷窃原因有:
1、 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在得知该生有私自掏父母的钱买东西吃时,并没有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教育,导致偷窃同学的钱物。
2、 外界环境因素
该生比较早熟,认识了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就乘机教她到小店行窃,这些侥幸的成功鼓舞她继续偷窃。
3、 自身因素
该生自小养成比较嘴谗的习惯,十分爱吃零食,如果手上没有零钱就向别人讨或要别人请她吃,一但这一目的没有达到就自然而然伸手拿。
三、 行为纠正及引导
1、 引导家庭教育
在教育孩子方面,与学生家长谈话、沟通并达成共识,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对学生行为进行严肃批评和教育。父母应减少或消除引孩子这种行为的外在条件,要细心观察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引导,另一方面,父母应给予孩子热情关怀,让她感到家庭的温暖,逐渐克服这个行为。控制孩子与品行不好的学生交往,教会孩子辨别善恶,认识美丑。
2、 培养学生的自身素质
对有偷窃行为的孩子,不能一味地严厉惩罚,要采取严厉惩罚和耐心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好,是得不偿失,同时要鼓励她努力克服、纠正,只要她以后不再偷别人的东西,老师、同学和家人都仍会喜欢她、信任她,我们还是会爱她的。况且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一切事物,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要,不能拿。
四、 教育引导成效
经过两个多学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这个学生基本上没有和品行不好的学生交往,知道了善美丑恶,没有出现偷窃行为,嘴谗、贪小便宜的陋习仍时有发生。但每次,我们发现问题都能即使给予纠正。该生在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家人的关爱后,其他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她也发自内心向老师保证要改自己的缺点,她每一次的进步得到我们的赞赏和表扬,我相信她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