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普通高考英语试卷(NMET)在原有命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 实际”的命题思路,把测试的基本点更加明确地定位在语篇上,实现了从重点测试语言形式向重点测试语言意 义的平稳过渡,侧重对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NMET99与前三年的题型结构完全一致,可见NMET自1996 年改革以来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今年试题灵活性大,覆盖面宽,考点综合性强,测试层次多,可以涵盖知 识、分析、综合、评价及写作诸方面,成功地从不同角度对考生英语掌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考查。总之,试卷 考查全面,结构合理,有较好的试题效度、信度和区分度。
大部分考生认为NMET99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主要是感觉阅读理解部分偏难。实际上,试题基本未超 出大纲要求,考生之所以感觉题难是因为今年的阅读理解更加突出语篇处理,加大了对深层次信息的考查力度 。很多考生对此颇感不适,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试题容量大,对于那些读速低的考生来说,根本来 不及把文章看懂看透,往往顾此失彼,仓促选择;短文题材、体裁多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蕴涵,对于那些知 识面窄、信息量少的考生来说势必会增加理解的难度;一些程度较好的考生在平时的模拟测试中,常常凭借自 己扎实的语言知识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完成第Ⅰ题单项填空部分,然后把节余的时间补充在阅读理解部分,而 今年的试卷第Ⅰ题命题综合性与语境化因素增加,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此题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连那 些程度较好的学生也感觉做题时间紧张。大部分教师认为命题者所做的这一有益的尝试,有利于高校选拔有潜 能的学生,并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9年全国高考英语答卷中,考生的种种失误,反映出中学英语教与学的一些薄弱环节,针对答卷失误, 现作分析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未完全掌握英语的规则系统
在评卷过程中,我们发现考生由于头脑中存在的“潜在的语言机构”(Latent Language Structure)还不 能正确指导他们运用所学语言,从而导致错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规则,反映出考生基础知识薄弱。试卷第 11题考查连词的用法,正确答案是:A.Now that。不少考生选择了干扰项D.As soon as,一是因为题干中出现 的短语might as well(还是;最好)给考生正确理解题意带来困难,二是因为考生未分析清楚主从句之间的 逻辑关系应为因果关系,三是因为考生没有掌握now that的用法,所以容易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as soon as。 本题之意为“既然你已得到这个机会,最好还是好好利用”,now that表达大家有目共睹的原因,用在这里十 分贴切。第25题考查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正确答案是D.reading。很多考生错选A.read,主要是因为题干结构较 为复杂,不能正确判断“Sorry to miss you;will call later”是宾语message的定语,因为较长,所以放在 宾补pinned to the door之后,A项之所以干扰性较强, 是因为考生在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的前提下,容易错把 read和saw理解为并列谓语,而把“Sorry to miss you; will calllater”理解为read的宾语。第Ⅱ题完形 填空部分第27题、第30题、第31题和第35题分别对习惯用法ring the bells 、 do damage to、historical interest和be meant for进行考查。 不少考生因为对词汇的搭配和习惯用法掌握不够而失分。第Ⅳ题单词拼写 考查考生识记能力的同时,也考查单词在一定语境中的正确使用。尽管答案中并无生僻词汇出现,但考生仍然 失分较多,主要是因为词汇量小,拼写技能差。当然还有不少考生失分是因为忽略了英语单词的屈折变化,这 是十分可惜的。例如有些考生忽略了第78题recognized(或recognised)的一般过去时态形式;还有一些考生 忽略了第80题passengers的名词复数形式。第Ⅴ题短文改错要求考生在语篇层面上运用语言评价能力,把那些 明显和隐含的错误找出来并予以纠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考生对发生在句子平面内语言知识运用的明显错误 也视而不见。如第88 题“…andwatch TV demands very little effort”,应将watch改为非谓语动词形式wa tching。又如第89题,应将unfortunate改为unfortunately。这两个题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 仍然有不少考生未能识别错误。第Ⅵ题书面表达题中,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更是暴露无遗。“操场”一词是题 目当中给出的要点词。对于这样一个为广大中学生熟悉的词语, 竟然有如此多的考生不能写出其正确拼写形式 , 或用playingplace、ground、grass garden和sport space等五花八门的错误形式取而代之。在评卷过程中 ,我们发现因拼写、人称、语法和语态发生错误而导致的病句比比皆是。例如:
I have heard from your letter last week.
I'm glade to received you's letter.
A lot of trees was plant around the school.
凡此种种,说明考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平时应注意将语法、词汇和习语放入特定语境反复运用,培养自 己良好的语言意识。
二.忽视某些语法形式或词汇之间的区别性特征
一些考生满足于一知半解,只注意寻找语法形式或词汇之间的相似之处而导致出错误。如第10题,综合考 查反意疑问句的用法。四个选项都是构成反意疑问的形式,难怪大约半数的考生将此题按照陈述句+附加问句 的常见形式进行分析,相当然地选择了D.don't you。殊不知,B.will you除了可以和其它三个干扰项一样放在 陈述句后表“询问”之外,还可放在祈使句之后表“请求”,用来征求对方意见。通过上下语境即可判断出, 题干的前半句本质上是祈使句,故应选择B项。第14 题考查考生对不定式时态在特定语境中的判断,正确答案 是A. to havestudied。四个选项从语法上判断都为正确形式,但从语境综合判断只是A项才是合理答案。 不 少考生因未能掌握不定式的各种时态变化在具体语境中的细微差别而出错。第17题综合考查代词的用法,难度 较大。很多考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一是因为不清楚指示代词that和those用法的特殊性——为避免重复,tha t 用来代替前面提到过的单数可数名词;those用来代替前面提到过的复数可数名词;二是因为不能分辨acool
drink on a hot day只是pleasures的一种。此题应选择C.that,来指代pleasure。此类失误说明:学生平时 学习不能不求甚解,要注意分析比较不同语法形式和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细微差别。
三.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差
NMET99中,几乎所有的试题都创设了特定语境,考生完成其中任何一道题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语境。第Ⅱ题 完形填空、第Ⅲ题阅读理解和第Ⅴ题短文改错更突出了考查考生篇章意识和在语篇上下文理解的大环境中运用 语言知识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但不少考生篇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常常顾此失彼,丢掉了很多分 数。如第Ⅱ题完形填空中第26题,正确答案为D.church 不少考生选择了C. town 。 文中出现的town和Town H all确实容易对考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 但如果考生通读全文,运用自己的双向思维加以分析是完全有可能 选出正确答案的。因为当考生读完全文就会恍然大悟, 原来四个学生是“assistantbellringers for th e church”,从而回到文章开头,运用逆向思维判断四个学生住在教堂的钟楼里,选出正确答案D. church。第 Ⅲ题阅读理解所占分值比例最高,而且考查文章主旨、作者意图、情节发展先后顺序等诸如此类的深层次考题 逐年增多。今年高考之后,考生们普遍反映阅读理解题较往年难。有些考生甚至读不懂文章,看不清考题。现 以第Ⅲ题A篇为例进行分析。这是一篇叙述文体裁的文章。 考生之所以搞不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主要是两个原 因所致:一是因为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二是因为随故事情节的展开所出现的人名令考生眼花缭乱,实际上 只要考生对语言传递的明确信息及字里行间的暗含信息稍加分析,就能搞清楚四个主要人物的身份:
Deborah Logan.生活在190年前的日记的作者
Cory Luxmoore.日记的继承者
James Green.图书管理员
Tom Brennan.日记丢失后的发现者既然主要人物的出现都是围绕一本日记,所以不难判断51题的正确答案 为A,说明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丢失了的日记的故事。 在搞清人物身份的同时,很自然就会清楚事件 发展的先后顺序,从而54 题选B。55题表面上似乎在对短语I'm on high进行考查, 实际是要求考生必须具有 宏观语境的推断力和想象力。 考生稍加想象就该判断出CoryLuxmoore作为一本珍贵日记的继承人,日记失 而复得后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激动的,所以就选择C. I'm excited。再如第60题也是考生失误较多的一个题。此 题的设计意图是检验考生依据基本事实对主要意思进行概括的能力,同时也附带检验对有关词语进行猜测的能 力。题干的问题是“如果你住在伦敦,想去一个80英里之外的小城停留四天,选择哪种方式乘坐火车最经济? ”。很多考生选择A.Big City Savers, 一是因为London是a big city,对正确解题有一定迷惑干扰作用,但 如果考生对相关段落仔细阅读之后,就能概括出Big City Savers 只适用于大城市间的certain trains,而目 的地是a small town,恐怕这种火车不会通到那里;二是因为误以为monthly在文中是“每月”的意思, 而该 词与文中的within a month是对应的。此题还表明文化背景的因素对正确理解已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考生的此 类失误说明:平时应广泛涉猎,加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以达到获得语感和体会语境的目的。尤其要注意中外文 化及语言习惯的差异比较,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加强语言运用的适应性。
四.母语的干扰(mother tongue interference)影响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者出错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误以为相同所 致。通过对NMET99考生失误分析可以看到考生常常求助于汉语的规则系统,即按汉语的语法规则直接翻译英语 ,从而反映出很多考生对英语的规则系统知道甚少,基础知识薄弱。这在第Ⅵ题书面表达部分反映十分突出。 很多考生以汉语的思维方式,按照汉语的语序把英语单词简单地罗列起来,于是就杜撰出许多诸如此类的不论 不类的说法。如考生用“three years before”表达“三年前”(three years ago);用“big change”和“ large change”去表达“巨大变化”(great changes); “在我们学校的东面建起了操场”(A playground
was built in the east of my school),考生写成“My school's east was a playground”。 由此可见考 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规范,书面表达能力滞后。在评卷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以“How are you?”或“Ho w do you do?”作为书信的开头,这是很不地道的。这些考生显然是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因为中国人写信时 常常以“你好”这样的问语开头。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之差由此可见一斑。这些应引起中学外语教学 的足够重视。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要注重与汉语语法相异的部分,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中学学过的各种句型结构, 要帮助学生尽量消除汉语式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组词造句、连句成篇的能力。
考生在NMET99当中所暴露的种种失误说明他们还不太适应注重语篇领悟、强调语篇解析这一命题的倾向, 这与中学英语教学偏重语言知识讲解,而相对轻视语言经验积累的做法是相关的。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现象 在中学仍然普遍存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固守着语法中心型的传统教学法,对交际教学法持迟疑观望的态度 ,这势必会阻碍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近年的NMET较为突出地体现了强调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加大了语言 交际能力的考查力度,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按交际的需求把传统的语音、语法、词汇三 块结构重新进行系统分类,并对原有的语法知识项目进行重新衡量,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平时注 意减弱对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过程中的语法监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意识和完备的语篇分析能力,帮助 学生把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完善的能力体系结合起来,以推进中学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