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音乐论文 >> 资源正文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
【字体: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作者:麦雪梅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黄阁中心小学   麦雪梅
江泽民总书记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更是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
  音乐课在农村小学,是次科的学科,在方方面面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不少人认为:音乐课上只要让学生跟老师一句一句地学会一首歌,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性思维能力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传统的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唱歌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这种教育观念已经过时了。因为这样会使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创新学习的兴趣遭到扼杀,创新意识受到抑制。所以我们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到各种审美活动中,要尽可能多给他们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条件,并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在今年开学初我对全校学生做了一个“你心目中的音乐老师形象该怎么样?”和“你心目中的音乐课该怎么样上才好?”的民意调查,学生们各有各的说法。于是我把这些意见作了归类,然后在每一堂音乐课上按他们的要求慢慢渗透,经过几周的音乐课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老师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就更喜欢上老师的课了。
二、改进教学方法
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如果想要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这句话正说明了我们应该弃去“注入式”,而采用“启发式”。根据这点我努力探讨,独创一条适合学生创新实践的教学道路——在课堂上多采用唱游和律动,使音乐课堂变成学生精神上的家园。如:四年级有一课学唱«小熊过桥»,教材只要求学生学唱,但我想如果要求学生能配合音乐模仿出各种动物的蹦跳或行走动作课堂效果可能更好,于是教学时我先请小朋友看挂图并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动物是怎样行走的呢?”“哪些小朋友会做小熊、乌鸦、鲤鱼的行走动作?”这时学生非常兴奋,争着表演。我选3~4名学生出来试做,并让同学们评价他们的动作。接着我打开收录机放音乐,我边做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随我模仿练习。然后我提问:“小朋友们说一说小熊走的特征是什么?乌鸦呢?鲤鱼呢?”学生争着说小熊因害怕走得很缓慢,鲤鱼蹦蹦跳跳很可爱,乌鸦边飞边叫。我指导学生在练习时抓住动物各自的特征进行反复练习,最后再比一比谁学得最像并且与音乐配合得最好。小朋友们既能听到音乐又能模仿动物蹦跳,个个情趣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音乐便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中,成为学生们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三、组织音乐活动
音乐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学校兴趣小组、家庭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力量组织开展音乐活动,把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像,为学生提供艺术创新的源泉,而且能进一步激励学生创新动力,确立创新的理想。例如:我在组建学校笛子队时,经常开展训练活动,我觉得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为在演奏时,学生们必须进行多向思维,他们不但要记住乐谱,还要记住力度、速度、音色、音高、时值、节奏和指法等方面的要求。学生们必须同时启动眼、手、耳、口等多种感官和大脑神经系统,并使他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大脑记忆功能不断得到刺激和加强。在努力表现作品意境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都会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另外,学生经常参加一些比赛和演出活动,都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学生的接触面广了,胆子大了,自信心足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总之,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净化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我们音乐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和引路人,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及能力。因此,教师应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与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挖掘教材多元化的育人内涵,逐步渗透理想、道德教育,培养能力,使学生在民主、安全的环境中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身心健康、道德品质高尚、有知识、有能力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