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生物学教学的形象直观教学
——《初中生物学直观教学与探究教学的优化》课题阶段论文
巢湖市柘皋镇中心学校(238062) 陆汉锋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直观教学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直观教学手段的类型,利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初步探讨直观教学在探究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直观教学 科技素质 探究教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教材是遵循学科理念、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沿着深化改革,激活创新,力求务实的方向,将生物学科中新成果、新成就吸收到教材中来,采用新形势,精选新内容,构建的新体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提倡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建构性学习。本课题组认为,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形象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应当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应当贯穿在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部认识过程中。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同时,我们中学生物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搞清探究式教学的模式,结合形象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形象直观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物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为直观教学。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他认为“按直观原则进行教学应当尽可能观察事物,如果不能直接观察实物,可以利用模型或图片代替。”可见形象直观教学对于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直观教学是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获及较全面、正确而牢固的生物学知识,不能只从抽象概念和定义出发,更不能抽象地讲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及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各种概念和原理。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感知传统直观教学中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等。
2.直观教学是使学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在生物学教学中正确地组织和运用最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
3.直观教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的手段。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能很好地“抓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挤掉”分心的因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各种学习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这样就把教师的活动目的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把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构成学生活动的手段和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如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4.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有力手段。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及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打下基础,进而掌握规律性知识。生物教学中,通过正确的直观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分析能力。
5.直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手段之一。教师有意识以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为指导,组织有关的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同时,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下基础。结合教学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考察或调查,到植物园、动物园和有关的展览会参观学习,组织学生亲自参加植树造林等活动,让他们亲自看到生物的千姿百态,了解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在生物科学上的成就,具体明确我国在环境保护和保护生物资源方面跟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形象直观手段的类型:
生物学教学中的直观手段是极其多样的,一般可以分为直接直观、间接直观和语言直观三类。
1.直接的直观:利用活生物和它们的标本等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直接的直观。包括活的生物体,标本,生物学实验,自然界,人为环境等。
(1)活的生物:活的生物包括活的动、植物体及其离体的器官组织等。它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该生物及其同类的形态结构特征,能真实地表现出生物所特有的生命活动。如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观察水螅的行动、取食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由于活生物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观察有关活生物。在校内建立生物角,生物展览、橱窗和生物实验园地,开展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等,都是保证学生能经常观察活生物的重要措施,但活生物也受季节、区域、体形、资源和学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必须运用其他直观手段加以补充。
(2)生物标本:生物标本是指经过加工保存,保持原形或特征供生物学教学、科学研究或陈列观摩用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生物标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便于观察,可以长时间的陈列和反复使用,可以运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也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和指导学生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生物学实验:从教学角度来看,生物学实验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实验和学生实验3种类型。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可以加深理解巩固和验证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不仅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方式、教学准备和注意事项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2.间接的直观:利用人工制作的教具,使学生间接地去认识生物体而进行教学的直观形式,叫做间接直观,包括模型、挂图、黑板画、幻灯片、教学电影、录像、多媒体软件等。
(1)生物模型:它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能使学生迅速而清晰地看到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能使学生看清生物体或其局部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原理,能使学生看到生物个体发育或系统发育的过程等。如人心脏模型、青蛙的变态发育模型、桃花结构模型等。
(2)挂图:挂图是生物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具,内容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观察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理功能知识,理解生物界各方面的关系,指导学生观察活的生物标本和进行生物实验。挂图种类也较多,除普通挂图外,还有长条挂图(能反映生物的运动或发育过程等)、多层挂图(教师可以边讲授边分解,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剪贴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逐渐把图贴在黑板上,边演示边结合有关的板书,使语言、图形和文字密切结合)等。
(3)多媒体软件:媒体特别是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信息量大,传递方便。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方面等知识的学科,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对于多媒体的选择,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来选择,如《血液循环》一课,选择模型,幻灯胶片,教学录像等手段。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选择,如《人类的神经调节》一课,只在“条件反射的建立”上放教学录像带,让学生真正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就够了;根据不同课型选择多媒体,如“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的新授课,因草履虫的身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清楚,在教学中配以模型,以CAI软件演示其内部结构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部结构,形成深刻的印象。一堂课多媒体运用是否恰当,唯一标准就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那种游离于教学目的和任务之外的多媒体教学是不可取的。
3.语言直观: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构成教学法的基础,优秀语言必须具备的条件除了科学性和思想性,就是语言的直观性,语言的直观性概括地说就是教学中教师要用最形象化的语言与教具相结合,运用形象思维激起抽象思维,加强第一、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联系。
三、在直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已成为共识,同时也要认清科技素质的培养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不仅是生物学教学的需要,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有效手段。
1.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起点,观察力强的人容易获得全面、准确的感性认识,是理性思维发明、创造的基础。生物学教学中,直观教学是最常用、最突出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直观教学以其形象性、生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眼观、耳闻、鼻嗅、手摸,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观察什么、解决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训练学生进行有意知觉,在观察中思考,变被动观察为主动观察,提高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
2.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科技素质的关键。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实验,但大量的演示实验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直观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从中学生到科学实验的方法:实验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药品和仪器的配制,操作的要领,数据的整理,现象的分析,结论的推断等。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技能和技术,如演示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分析来完成。
3、扩展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
直观教学中,学生把模型称为“假”的,把实物称为“真”的,我们可以挖掘另一类教具,可以说比模型更“假”的教具,但却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物件,如透明胶、油漆、照相机、电线等,不妨把这些教具称为“比喻教具”,看成是直观教学的扩展,如讲神经的构成时,启发学生的思考,在大家熟悉的物件中有什么东西与之相象,学生也许答不出来,但当教师拿出一根露出铜丝的电线时,这时学生就很容易答出,电线相当于神经,电线胶皮相当于神经的结缔组织膜,铜丝相当于神经纤维,功能也相似,都能传导。虽然比喻教具与实物有较大的差距,但却有相似性和趣味性,用比喻教具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4.加强参观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组织学生到农科所参观组织培养的过程,到博物馆参观,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了解调查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防止把参观当旅游,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思考问题特别是有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增长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直观教学在探究教学中的运用初步探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对科学研究的“简约复演”。其主要特征为:不把现成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他们自己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从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等活动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探究教学的倡导者萨其曼曾认为,探究教学必须是开放的和自由的,并有一个丰富的容易引起学生反应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探究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现有的资源等因素的实际情况采用或建立特定的探究教学模式,加强探究教学或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学习机会,鼓励他们多提出问题,细心搜集数据,大胆揣摩和假设,精心设计和开展实验,把动手和动脑活动结合起来。
从上述直观教学的几种手段和直观教学对培养学生科技素质的作用两方面的详析,不难看出在探究教学中的直观教学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直观教学在探究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课题组在以后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将着重研究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发挥直观教学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以发掘优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周美珍等 主编 1991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师教学基本功 》 中国人民出版社 李敏 王树华 编 1998年版
3.《中学生物教学》 2002年9、10、12期
4.《生物学教学》 200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