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体育论文 >> 资源正文
正确理解发展与创新体育教师如何适应基础课程改革
        ★★★
【字体:
正确理解发展与创新体育教师如何适应基础课程改革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摘要: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正式在实践层面上拉开序幕,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这一轮空前的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全面提高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真正适应新世纪基础教学改革和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    红烛论    教学观念   课程传递
1、转变教学观念
1.1改变教学是课程传递与执征过程的传统观念,建立教学 是课程创造与开发过程的新的教学观。
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育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谁跳得远,谁就最好,谁跑的快,谁就是厉害。谁的体育达标了,他就是优秀学生,而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育教师要带着微笑去上课,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入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和体验建立新的教学观。
1.2改变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观念,建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新的教学观。
要变“红烛论”为“师生共同发展论”在课堂上要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不同意同学的说法”“我认为”“我们小组的意见是”老师这样做,请同学们跟我这么做的那种教学模式已过时,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的源泉,关键就在于怎么去教,怎么去引导。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者形象,走下课堂去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共同发展。
1.3改变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观念,建立教学即重结论,更要重过程的新的教学观。
要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1.4改变教学只重学科不重人的传统观念,建立教学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观。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关注每位学生。对身心有障碍的学生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充分利用保护、帮助对其进行教学,补偿其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自立、自强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体育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技能,战术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2、转变体育教师角色
2.1体育教师必须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要由传授转化为促进者。我们不再是传统的师傅教徒弟,包教包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2体育教师必须当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体育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但要会做,还要学会研究,学生创新。增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3体育教师必须当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要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4体育教师必须当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体育教师之间要紧密合作,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密的现象,我们必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新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将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要加强与各学科教师的交流合作。
3、转变体育教师行为
3.1学会尊重,赞赏学生
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要学会尊重学生。我们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再用“你怎么这么差”“这么简单的动作你们都学不会”来评价和批评学生,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我们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2不断总结反思自己
体育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要放下尊严和架子,要从指挥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要按学生的“思维流”进行教学,要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3.3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与合作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是降低了,但是对体育教师来说,实际上变难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体育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才行,我们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间必须加强沟通与合作,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4.1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要被动模仿为主的探究。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入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和体验。教学过程要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那堵“墙”将被推倒。在体育课中,学生可以大胆地提问,大胆地疑问,为什么这动作是这样,为什么肩上投篮要抬肘伸臂抖腕拨指,碰到老师不能解答时,老师可以说“老师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吧。”学生要形成主动地去探究知识。
4.2变依赖为独立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自主总结,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体育教师只能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不能什么都依赖老师,不能总是向老师说:“我的动作对不对”“标不标准”“是不是和你的一样”
4.3变普遍为独特
传统的体育教学总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体育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听话的就是好学生,不听话的就是坏学生。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要求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表演,让每一位学生找到各自的“闪光点”对待问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4.4变感知为设问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几乎是整齐划一的技术的动作,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生提问,学生只能模仿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动作,而今天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堂不能算是成功的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技术的动作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在新课堂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以前,体育教师认为学生自己做的好,模仿的快,做得标准就算是一堂成功的课,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要让学生多独立的解决一些问题。
5、小结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新的教学观;
(2)转变体育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转变体育教师行为,学生尊重、赞赏学生,要不断总结反思自己。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与合作;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依赖为独立,变普遍为独特,变感知为设问;
6、参考文献
(1)赵绪清,普及新课程理念,湖南教育,2002(7)
(2)李谋韬,做课改先锋育合格人才,2002(7)

  • 上一份资源: 没有了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