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
八单元 统计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2.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3、认识1格代表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掌握绘制方法。
4、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单元重点难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2.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认识条形统计图及掌握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图的绘制。
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复式统计表
(教材第106~108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3.在情境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4.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掌握收集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参与意识。
三 重点难点
3.认识复式统计表并能正确填写。
4.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 教具准备
本班学生一年级体重原始数据、表格。
五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填写单式统计表。
1.视频出示本班学生一年级体重原始数据。
老师:这是我们一年级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请根据这些原始数据填写表格1:
体重(千克) |
15以下 |
16~20 |
21~25 |
26~30 |
31以上 |
人数 |
|
|
|
|
|
(此表格小组合作填写)
视频汇报。
2.视频出示本班学生二年级体重原始数据。
老师:到了二年级,我们的体重有哪些变化呢?这是咱们班学生二年级的原始数据。
老师:请各小组根据原始数据填写表2。
(表2同表1)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复式统计表。
老师:为了更方便,清楚地看出咱们班一、二年级学生体重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写在一个表中。
视频出示:
体
人数 重
年级 |
15以下 |
16~20 |
21~25 |
26~30 |
31以上 |
一年级 |
|
|
|
|
|
二年级 |
|
|
|
|
|
(1) 观察上表,有哪几个项目?分别是什么?
(2) 明确:这样的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
2。填写复式统计表。
分小组独立填写,组内交流。
视频订正。
2.分析复式统计表。
(1)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从表中你知道哪些数字信息)
学生甲:我能知道一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学生乙:我还能知道二年级时体重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多,在多少千克的人最少。
学生丙:我能知道最多的和最少的相差多少!
老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哪些合理化建议?
学生甲:希望体重特别重的同学注意锻炼,减肥!
学生乙:希望体重特别同学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别挑吃!
(2) 复式统计表有哪些优点?
(三) 课堂作业设计
1.统计本班和另一个班学生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
⑴ 调查,做记号。(画正字等) (收集数据)
(2) 计算出各课外小组人数,填写统计表。(处理数据)
(1) 根据统计表情况分析数据:
① 参加哪个小组的人最多?
参加哪个小组的人最少?
② 参加唱歌组的有多少人?计算机组呢?
③ 你想提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建议?
2.统计本班学生吃蔬菜、水果的情况。
(四) 思维训练
1.课下进行各组内同学家本月及上月的用水量的统计。
(1) 独立调查。
(2) 独立整理数据。
(3) 独立绘制统计表并填写数据。
(4) 交流、分析数据,提出建议。
① 谁家用水最多?
② 本月和止月比较,谁家节水最多?
③ 自己分析,还看出什么了?
④ 想想哪些建议?
2.填空。
|
小兔 |
小羊 |
萝卜 |
18个 |
25个 |
茄子 |
20个 |
( )个 |
黄瓜 |
7个 |
37个 |
萝卜、黄瓜 |
( )个 |
( )个 |
茄子、黄瓜 |
( )个 |
53个 |
(1) 弄清题意:问:知道什么?(小兔有三种蔬菜为:萝卜18个,茄子20个,黄瓜7个;小羊有萝卜25个,黄瓜37个,茄子和黄瓜共53个。)接着问:求什么?
(2) 独立解答填表。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复式统计表的填写,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