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 >> 资源正文
乘 车
        ★★★
【字体:
乘 车
作者:笑云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设计者:辽宁省凤城市东方红小学  笑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
 2、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卡片
四、教案设计:
教    学    设    计
我的创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老师呢,就是售票员。请一个小朋友当司机。现在汽车上有2个人,我们要出发了。嘟嘟嘟,友谊商场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先上来了3个同学)嘟嘟嘟,……新华书店站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又上来了2个同学)同学们想一想:你从游戏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题《乘车》
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
(一)教学连加法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边汇报,边解答。)
如果是两步计算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解决计算的顺序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2 + 3 + 2 = 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5、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算法解题:2+2+3=7  3+2+2=7
6、比较:2+3=5和2+3+2=7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1、你能给2+3+2=7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
2、教学计算顺序:先算前两个,再算第三个。
(二)教学加减混合
  1.出示图片:乘车图2
  你看懂什么了?生回答师指导。
  2.出示图片:乘车图2
  你又看出什么了?(下车3人,上车2人)
  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4.集体反馈
  7-3+2=6  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
(三)教学连减
1.出示图片:乘车图4
  原来有车上有6人,看图中前门后门,你看到什么了?(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
 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
 3.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6-3-3=0
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一)、(1)摆圆片列式
  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
  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
  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
  (2)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
(二)、(1)帮小动物算算术,书上第44页做一做。
(2)辨析题。
(3)比一比,赛一赛。书上第45页练一练第1题。
(4)帮小猴子分桃子:连线题。
(三)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乘车
2+1+4=7      7-3+2=6      6-3-3=0
 
 
 
 
 
 
 
 
 
  
 
五、我的反思: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