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21好孩子
        ★★★★★
【字体:
21好孩子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7
21好孩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诃语,认保佑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行字词数学。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课前准备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21好孩子。

 提问:什么样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已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了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的声母是边音,的韵弹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3.指名简要地回答问题。

 (1).课文中谁是好孩子

 (2).为什么说他们是好孩子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轻声自由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奶奶认为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但是小玲回来后,一摸她的衣服,发现小玲没有淋湿,所以奶奶觉得很奇怪。)

 指导学生读奶奶的话,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伞,怕她淋湿了,主动送小玲回家,)

 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朗读小玲说的话,用赞热扬的语气读奶奶说的话。

 3.轻声自由读第五——七自然段。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见路远的同学没有带伞,就把伞借给他们,自已淋着回家,他能主动关心、帮助同学,所以奶奶说他也是好孩子。)

 4.启发学生说说,怎么读好奶奶说的话。(奶奶看见京京全身淋湿了时说的话,要用奇怪、心疼的语气来读。她夸奖京京时说的话要用赞扫扬的语气来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小组练读,再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课本剧

 每小组先出五人,四人分别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说课文叙述部分。表演后评选优胜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三、认记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学会的生字,指名读一读,说说是怎样的记字形的。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外:左右结构,第3笔是点。熟字“处”是半包围结构,第3笔是捺。

 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奶奶、小玲、小梅、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边相同。

 服:左边是月字旁。

 怪:左边是竖心旁,右上边是“又”,右下边是“土”和“轻”的右边不同。

 3.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本课生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外”左短右长,“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宽。

 “奇”上面的“大”第三笔是点。

 四、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拼读,指名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写。写后订正。

 2.课后练习第4题。通过读例句,使学生体会到每组的两句话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南京  叶金祥  叶萍)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