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小花 不要治
可爱的小葫 变黄都落了
9、展示课件“背景音乐”,指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读。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出示课件“拓展延伸”部分启发引导:
师: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生1: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生2: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劝告。
师: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生1:都是我不好,害得小葫芦都落了。
生2:我现在就去治蚜虫,葫芦还会长出来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吗?向大家说说好吗?
生1:有些人大肆捕捉青蛙,致使虫害时常发生。
生2:鄱阳湖边的渔民围湖造田,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本课学习片段设计以读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感情朗读、情境朗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阅读方式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使学生进入文章特定的意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
2、现代学习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基于此,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办求突出创新:一方面整合拓展课程资源,课前教师为学生制作交互型学习课件,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和学习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交互型学习课件的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学习目的。
设计评析:
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造出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思维训练提供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习中,我组织学生利用交互型学习课件,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协作学习”,通过人机交互学习和认知材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历“初步感知----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知识的再建构,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2、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学习结构强调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了传统学习中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状况,建立了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之,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利用大量资料制作的交互型学习课件丰富、充实了课文内容,使学生自主探究成为可能。交互型学习课件犹如一桌桌丰盛的精神大餐,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营养,它改变了因定、封闭、单调的传统学习模式,构建了变化、开放、多样的现代学习模式,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