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家乡的秋白梨(第二课时)
          ★★★★
【字体:
家乡的秋白梨(第二课时)
作者:浙江省天…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二自然蹬的每句话,并了解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法。
  2.知道成熟了的秋白梨的特点。
  3.会用“不但……而且……”说一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秋白梨是(江湾的特产)。
  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课文,领略一下梨园那美丽的景色,品尝一下那香甜可口的秋白梨。
  二、揭示目标。
  教师归纳:同学们,你们想学会些什么呢?(学生议论)这节课要了解秋白梨的生长过程及特点,还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第二自然段是怎样连句成段的。
  三、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打开课文,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写了哪几个季节的秋白梨?(板书:春天夏天 秋天)
  2.各季节的景色怎样呢?
  ①找出写春天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写了什么,怎么样?(在课文上圈点)
  ②讨论,板书(梨花、雪白、清香)。
  ③作者怎样把梨花的美景写具体呢?
  a. “银海”一词写出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也说明花多?
  请女同学把这梨花开满山的样子读出来。
  b.“清香”又是通过什么写具体的?”蜜蜂”和“清香”有什么关系?
  (是梨花的清香引来了蜜蜂)蜜蜂看到这么多的梨花就怎么样?从哪里看出?
  请男同学把蜜蜂那高兴的样子读出来。
  ④这春天的梨园多美呀!来,我们一起以赞美的心情来读这三句话。
  ⑤看(投影),这就是春天的梨园,谁能看着图描述-下?(可用书上的好词句)
  3.初夏和秋天的景色又是怎样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读懂4、5两句。(自学,轻读,圈点)
  ①讨论,板书(果实青青 躲)。
  a.作者把这青果子比作什么?青青的果子跟害羞的小姑娘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呢?
  b.看(投影),你能一下子找到果实吗?为什么?
  (是呀,它们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不愿露面,这多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呀!)
  作者把青果子比作了害羞的小姑娘,你觉得怎么样?(有趣,可爱)
  c.请1、2两排的同学把青果子那可爱、有趣的样子读出来。
  d.你能换种方法说说吗?
  ②秋天呢? “挂”写出了什么?请3、4两排同学一起读写秋天的句子。
  4.梨园真是美极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心情,把这美丽的景色读出来。(看书齐读第二段)
  5.这段话,我们一句一句地读懂了,再想一想这五个句子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完成下面作业题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 [( )的江湾,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 ),梨树上结满了青青的果实。( )的时候,秋白梨就成熟啦!]
  交流,齐读,知道了吗,是怎样连接的?
  6.小结:我们读懂一段话时,不但要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还要知道句子跟句子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我们刚才学的这段课文,就是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的。
  7.谁能按时间顺序,看着投影,描述一下梨园的美景。
  四、讲读第三段。
  秋天到了,那一个个梨儿都(成熟了,成熟了的秋白梨又是怎么样呢?
  1.看(投影),这就是成熟了的秋白梨,怎么样?你吃过吗?味道怎样?(学生谈论)
  2.作者是怎样描述呢?看第三段的1、2、3句(指读),你觉得这秋白梨怎样?(可爱、大、香甜)“可爱”从哪里看出?”玉石雕成”写出了什么? “大”有多大? “香甜可口”有多甜?
  3.看这句“江湾的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告诉我们什么?(个儿大、香甜可口)
  ①这是秋白梨的两个特点,用什么词连接?讲解:“不但……而且”连接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同时,后一部分的意思比前一部分的意思更进一层。
  像这句话,哪个意思更进一层?你怎么知道?
  ②看作业本中的四个例句。 [(1)梨花不但好看,而且很香。(2)秋白梨不但味道好,而且香甜可口。(3)张明不但爱学习,而且爱学语文。(4)李光不但爱学习,而且爱劳动。]
  请你判断一下,对的打“√”
  ③你能用“不但……而且”说句话吗?
  4.读课文最后一句,你感觉到什么?
  5.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来介绍一下成热了的秋白梨,好吗?(朗读课文)
  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作者把家乡的秋白梨写得如此惹人喜爱,实际上是通过写秋白梨来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也会像作者那样热爱自己酌家乡,对吗?
  好,现在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再来领略一下那美丽的暴色,“品尝”一下香甜可口的秋白梨。
  (看投影,听录音读课文,欣赏)
  江湾的景色怎样?秋白梨的味道昵?
  六、欣赏(机动)。
  找出课文中写得最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
[教案述评]
                 浙江省天台县教委教研室 张振尧
  裘老师是市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获奖者。本教案是她代表学校于1995年10月5日参加台州市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成果评比时所执教的公开课教案。此教案设计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师生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新课前,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相机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新课学习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进行组织学生的每一项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学生主体地位确立。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新课后的总结、 “机动”环节的安排,都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回答问题、朗读训练也体现了训练对象的全体性;指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从“扶”到“放”的思路,和学生从口头表达自我的理解到书面巩固练习,都体现了学生掌握语言的实践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串课的始终。
  3.语言文字训练有序、扎实。“银海”等词的教学不但让学生理解词的表面意思,还让学生理解了文中义,且通过朗读来体会它所描绘的情景;比喻句、递进复句的教学,不光让学生知道它们写什么和所以这样写的妙处,还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口头表达训练,“段”的训练不是停留在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段的阅读方法。
  4.电教媒体运用灵活、适度。本教案设计将投影、录音都用上,且能做到灵活多样,既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幅投影片在理解了写“春天的梨园美景”句子之后亮出,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受“美”,再现课文语言所描绘的景物;第二幅投影片在理解写“青果”句子的过程中出现,帮助学生理解“躲”宇的运用,解决了理解上的难点,第三次投影却出现在理解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对成热了的秋白梨有个具体形象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把着力点放在研究语盲文字的运用上;最后,教师还让学生边看投影,边听课文朗读的录音来欣赏一下家乡的美景,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