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课文里的故事。
2 独立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感悟文中讲的道理:学习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掌握规律,明白要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 谁来说一说,怎样学习才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
2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关尹子教射》,就能帮助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这篇古文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二 试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把课文读通顺。
1 这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同学们在过去学过几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读懂课文的意思。弄不懂的词句先和同学研究,实在弄不明白的再问老师。
学生自读自悟,同桌小组研讨,老师巡视指导。
2 基本弄懂句子意思以后,练习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
3 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情况。
(1)提出经过研究讨论还不懂的词句,全班讨论,老师点拨。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研究读好每一句话。
三 参照译文,练习讲课文故事。
1 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2 对照译文,看自己讲的对不对,有与译文不同的地方,想一想译文那样说好在哪里。实在弄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老师帮助解决。
3 指名讲故事,老师结合重点词句和难句,指点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意思的方法。
四 交谈从课文中悟出的道理。
1 小组交谈。
2 全班交谈,老师引导,点拨,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五 练习熟读、背诵。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体会交流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看注释、猜读和文白对照等方法,阅读理解文字浅显的文言文。
教学准备
教师查阅资料,对《列子》有更多的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自信
这是小学阶段唯一一篇文言文的略读课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比如,老师可以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略读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关尹子教射》,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二、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和感觉不一样的句子。
三、学生熟读
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把短文读熟。
四、猜读
学生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对课文进行大胆的猜读,把短文的意思连贯地说下来。如:“请于关尹子”,学生可能会解释为:向关尹子请教。又如:“又以报关尹子”,学生可能解释为:又把它报告关尹子。怎样解释才能上下句意思连贯,老师不要急于讲解,应让学生猜读之后再通过文白对照自己去理解。
学生要把自己的猜读在小组内交流,对同一个句子有不同理解的,要讨论一下,看谁的解释合理。
五、文白对照
学生通过猜读和交流,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此时,可让学生一句一句地文白对照,即看一句文言,再看一句白话是怎么说的。遇到跟自己猜读时的理解不同的,要停下来想一想。
六、体会道理
在学生理解了短文的意思以后,老师可就《列子》作个简单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从关尹子教射箭这件事悟出什么道理。(为激发学生兴趣,可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北大的一个教授在学生毕业离校时,给学生讲了列子学射的故事,你们知道教授的的用意吗?)
对短文所要说明的道理,学生只要能从某一方面领悟即可,如可以从列子的学去体会,学无止境,做学问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又如可以从关尹子的教去体会,老师的教要循循善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不能包办代替等等。还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一句话: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不仅射箭如此,治理国家和提升个人修养也是同样的道理),引导学生去体会做人的道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