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新词。理解重点句子。
3.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法学法:
1.独立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了解本文写的是谁的事迹?想一想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收集霍金的资料了解其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学生熟读课文,回答问题,勾划新词。
2.学生自学,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教师点拨。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帮助解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读书兴趣
1.大家可能听说过张海迪的名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她的感人事迹?张海迪从小学时起患了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长年坐在轮椅上,但是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和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感人的作品,成为我国当代青年景仰的楷模。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创造奇迹的人。
2.今天,我们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板书课题),文中所介绍的人物霍金,(是一位21岁就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的人,后来居然了伟大的科学家。)其事迹其精神将会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3.你了解霍金吗?(交流关于霍金的资料)通过同学介绍你知道霍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
二、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勾画出新词,并理解。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得正确向流利,借助上下文和字典理解词义。)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既要讲霍金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病魔,顽强地活着,又要讲他战胜困难,顽强地工作,取得伟大成就。)
(1)同桌互相讲述,讲不完整可以再看书。
(2)指名向全班同学讲述。评议讲述是否完整,语言是否流畅。(使全体学生都熟悉霍金的感人事迹。)
3.面对这样一个身患绝症的残疾人,你有什么想法?
三、自由交流,体会感情
过渡:请同学们再一次深入的读课文,看看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1.出示讨论题:①霍金创造了哪些奇迹?
②从霍金创造的奇迹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鼓励独特的感悟。)
(1)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了哪些奇迹?
①霍金有什么残酷的命运?
(21岁患了不治之症,医生说他至多能活两年半)
②霍金在命运的挑战面前表现的怎么样?
(不向命运低头,用顽强的意志挑战命运。)
③从课文哪些语句中体现了他的顽强?
a.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
b.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
c.病情不断加重……
(2)霍金最终战胜了命运,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让学生在书中画出)
①引读:霍金不仅一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的拼搏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②再次齐读第一段话。
4.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组图片),师介绍:2002年8月,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到我们中国来了,江泽民主席亲切接见了这位远道的贵客。他在浙江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几场讲座。一时间霍金热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全国各大书店专门设立了霍金图书专柜无论他走到那里总是被许多人簇拥着,当他来到报告听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5.此时此刻,你站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你想说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6.霍金能取得巨大成功,靠的是什么?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同读出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四、创设情景,模拟交流,练习对话。
教师或学生扮演霍金,与全班学生模拟上网,学生提出问题,“霍金”作答,进行交谈。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你还知道那些身残志坚的人物?
2、这些残疾的伟大人物,他们能获得巨大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①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段话吧。
②这种向命挑战的精神,就是——霍金精神,学习他们顽强的(读课题)——向命运挑战。
六、作业设计:
1.摘录文中值得你该铭记的句子或者其他有关的名人名言,背一背。(自背→交流)
2.结合你学习的实际或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一篇读后感。
3.阅读《霍金传》、《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吴运铎》等书籍。
板书设计:
24* 向命运挑战 挑战命运 志 于
坚持研究 顽 挑
挑战命运 伟大的科学家 强 战